琵琶行文学常识

作者&投稿:蒲哄 2025-05-15
1.(琵琶行)文言知识梳理
《琵琶行》原文:朝代:唐代作者:牛殳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

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

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潏潏汩汩声不定,胡雏学汉语未正。

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

伤心忆得陈后主,春殿半酣细腰舞。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 *** 花带雨。

二妃哭处山重重,二妃没后云溶溶。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

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当时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听不足。

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

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吹之于水,鱼不能游。

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若何为我再三弹,送却花前一尊酒。

译文:不知何人用刀削制的这一琵琶,三尺春天的冰一样难得,而且五音俱全。一但弹起来时,好象把真珠袋撕破,真珠迸落在金盘中发出时断时续的圆润声音。

弦音飘荡发出冷冷的声音,蛰伏的小虫惊醒,神鬼听后都惊起。象秋鸿鸣叫呼喊伴侣北方代地的云变黑,象猩猩夜啼把南方蛮地月亮变得更明亮。

象潏潏汩汩水流的声音不固定,又象北方的胡人学汉学一样,语言朦胧不清。好象长安月蚀时,引起满城百姓噒噒敲鼓声。

听起来会感到峨峨的青山飞起,但没有压抑感,听起来又象有野水流来,有种润湿人的感觉。曲调中听起来会伤心地想到南朝陈后主,在春殿中酒至半酣时看着细腰女在跳舞。

又象有一百只黄莺在相向唱歌,陈后主的玉树 *** 花上,有雨水般的伤心泪水。感觉到娥皇女英二妃哭处山重重,娥皇女英死后云势盛大翻动。

夜深霜露很大把娥皇女英空庙封住,只留下一丛斑竹在风中摇曳。石崇的金谷园中初春草色刚刚绿,象是他的一段思归曲。

当年金谷园二十四友,手把金杯听不够。又像商人走在蜀道间,很多的铎磬在空山中敲响。

不一会儿,此调象鹿鸣呀禽鸟鸣,众声喧杂呀众鸟鸣。弹奏声传入山中,群兽驻足不愿走。

弹奏声飘到水面上,鱼儿听的入迷而忘记游了。现在才知道此种演奏技艺其他地方是没有的,人间做很多事都是靠一双巧手而为。

再为我弹几曲,怎么样?在花前送你一杯酒。注释:1、劚:用砍刀、斧等工具砍削。

2、丁丁: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等声音。3、秋鸿:a、秋日的鸿雁。

古诗文中常以象征离别。b、古琴曲。

4、胡雏:a、胡人小儿; 胡人僮仆。b、对胡人的蔑称。

5、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53年~公元604年),即陈后主,南朝陈末代皇帝,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

在位八年。陈宣帝陈顼嫡长子。

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继位,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灭陈,被俘,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病卒于洛阳。6、玉树 *** 花:是陈后主所作。

《玉树 *** 花》被称为“亡国之音”。后来就有了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7、二妃:指传说中舜之妻娥皇、女英 。

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8、斑竹: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也叫湘妃竹。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尧之二女, 舜之二妃,曰 湘夫人 ,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9、金谷园:指晋石崇于金谷涧中所筑的园馆。

石崇曾写金谷诗序记其事。10、二十四友:西晋二十四人文学集团。

潘岳、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等二十四人,号曰‘二十四友’。”作者:牛殳:约为中唐以后人。

善作长篇歌行。《全唐诗》存诗2首,皆出《文苑英华》卷三三四。
2.白居易的文学常识
白 居 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圭(陕西渭南)人,一说太原人。

他诞生于河南新郑县一个小官僚家庭。十二三岁,避乱越中(浙江)。

后来曾一度去长安谋出路,未获结果。父亲去世后,家境窘迫,家人散居各地,白居易往来奔走,居无定所。

白居易从小刻苦学习。“及五六岁,便为学诗。

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

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所致。”十六岁,写《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应考的习作。

据传,白居易曾带着诗作去见前辈诗人顾况,顾见居易这个陌生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说着,打开诗作,看到《赋得古原草送别》,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为赞叹,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在顾况的推奖下,白居易开始闻名。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29岁的白居易考中第四名进士,从此进入仕途。

35岁(806),做周至县尉,宪宗元和二年(807),写《观刈麦》《长恨歌》。同年,授翰林学士。

元和三年,被任命为左拾遗(808年,37岁)。他屡次上书请革除弊政,又当面指责唐宪宗李纯的错误,引起皇帝的愤怒,幸亏有李绛的救护,才没有受到处分。

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死,是年,白居易已改职为东宫赞善大夫,但他仍然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当局深恶他僭越言事,贬为江州(九江)司马。第二年,写《琵琶行》。

司马实属闲职,元和十年到十三年(815—818),诗人无事可做,因早年曾受国佛家道家影响,此时便在庐山香炉峰下东林寺边筑起草堂,用大部分时间修仙学佛。后来,升任忠州刺使,忠州是山区小邑,于是有“天教抛掷在深山”之叹。

元和十五年,唐穆宗李恒即位,白居易被召回长安。眼见皇帝荒于酒色,不管国政,官僚们矛盾重重,互相倾轧,他的奏疏又不被采纳,他不愿卷入朝廷政争的旋涡,因此自动提出放外任。

后来,他被任命为杭州太守。在杭州,他兴修水利,引钱塘湖水灌田千顷,做了不少为民谋利的事。

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白居易改任苏州刺使,也受到苏州人民的爱戴。此后,又曾历任秘书监、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

晚年定居洛阳,官居刑部尚书,半官半隐,信奉佛教。致仕后闲居,修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

唐武宗(李廛)会昌六年卒,年七十五,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留下诗歌近三千首,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他将自己的诗分为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杂律诗四大类。 讽喻诗为首,为民生疾苦呼吁,170多首,如《卖炭翁》(苦宫市也)、《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感伤诗,如《长恨歌》《琵琶行》;闲适诗,宣扬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杂律诗,如《古原草》《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人。

他采用新乐府形式铺写时事,为改良政治服务。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仆常痛诗道崩坏(指 *** 诗风泛滥),忽忽愤发,或食辍哺、夜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 “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

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戒也;其事核而实,欲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

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 白居易的诗力求平易通俗。

写出来,念给不识字的老妈妈听,听懂了,才拿出去。他的诗歌,流传很广。

“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 “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煊卖于井市,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白氏长庆集序》 传至少数民族,契丹、回纥、日本、朝鲜。“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白居易继承了《诗经》到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
3.(琵琶行)文言知识梳理
《琵琶行》原文:

朝代:唐代

作者:牛殳

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

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

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

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

潏潏汩汩声不定,胡雏学汉语未正。

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

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

伤心忆得陈后主,春殿半酣细腰舞。

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 *** 花带雨。

二妃哭处山重重,二妃没后云溶溶。

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

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

当时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听不足。

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

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

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吹之于水,鱼不能游。

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

若何为我再三弹,送却花前一尊酒。

译文:

不知何人用刀削制的这一琵琶,三尺春天的冰一样难得,而且五音俱全。

一但弹起来时,好象把真珠袋撕破,真珠迸落在金盘中发出时断时续的圆润声音。

弦音飘荡发出冷冷的声音,蛰伏的小虫惊醒,神鬼听后都惊起。

象秋鸿鸣叫呼喊伴侣北方代地的云变黑,象猩猩夜啼把南方蛮地月亮变得更明亮。

象潏潏汩汩水流的声音不固定,又象北方的胡人学汉学一样,语言朦胧不清。

好象长安月蚀时,引起满城百姓噒噒敲鼓声。

听起来会感到峨峨的青山飞起,但没有压抑感,听起来又象有野水流来,有种润湿人的感觉。

曲调中听起来会伤心地想到南朝陈后主,在春殿中酒至半酣时看着细腰女在跳舞。

又象有一百只黄莺在相向唱歌,陈后主的玉树 *** 花上,有雨水般的伤心泪水。

感觉到娥皇女英二妃哭处山重重,娥皇女英死后云势盛大翻动。

夜深霜露很大把娥皇女英空庙封住,只留下一丛斑竹在风中摇曳。

石崇的金谷园中初春草色刚刚绿,象是他的一段思归曲。

当年金谷园二十四友,手把金杯听不够。

又像商人走在蜀道间,很多的铎磬在空山中敲响。

不一会儿,此调象鹿鸣呀禽鸟鸣,众声喧杂呀众鸟鸣。

弹奏声传入山中,群兽驻足不愿走。

弹奏声飘到水面上,鱼儿听的入迷而忘记游了。

现在才知道此种演奏技艺其他地方是没有的,人间做很多事都是靠一双巧手而为。

再为我弹几曲,怎么样?在花前送你一杯酒。

注释:

1、劚:用砍刀、斧等工具砍削。

2、丁丁: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等声音。

3、秋鸿:a、秋日的鸿雁。古诗文中常以象征离别。b、古琴曲。

4、胡雏:a、胡人小儿; 胡人僮仆。b、对胡人的蔑称。

5、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53年~公元604年),即陈后主,南朝陈末代皇帝,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在位八年。陈宣帝陈顼嫡长子。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继位,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灭陈,被俘,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病卒于洛阳。

6、玉树 *** 花:是陈后主所作。《玉树 *** 花》被称为“亡国之音”。后来就有了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

7、二妃:指传说中舜之妻娥皇、女英 。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8、斑竹: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也叫湘妃竹。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尧之二女, 舜之二妃,曰 湘夫人 ,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9、金谷园:指晋石崇于金谷涧中所筑的园馆。 石崇曾写金谷诗序记其事。

10、二十四友:西晋二十四人文学集团。潘岳、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等二十四人,号曰‘二十四友’。”

作者:

牛殳:约为中唐以后人。善作长篇歌行。《全唐诗》存诗2首,皆出《文苑英华》卷三三四。
4.关于白居易的文学常识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邺(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

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

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还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做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应驱逐出京。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

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谕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

三年后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

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

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

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了,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 *** 的诗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 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

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父亲白季庚及外祖父都是诗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终成诗人。

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样,也嗜酒成性。 张文潜在《苕溪鱼隐丛话》中说:陶渊明虽然爱好喝酒,但由于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喝美酒,与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鱼、耕田的乡下人,地点也在树林田野间,而白居易家酿美酒,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

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如裴度、刘禹锡等。 他在67岁时,写了一篇《醉吟先生传》。

这个醉吟先生,就是他自己。他在《传》中说,有个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贯、官职,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

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与酒徒、诗宇航局、琴侣一起游乐。

事实也是如此,洛阳城内外的寺庙、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游过。 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

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

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又据《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请宾客,有时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

如此说来,与陶渊明的苦况,当然不同。 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

这个数字不算小。 他喝酒时,有时是独酌。

如在苏州当刺史时,因公务繁忙,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他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

如果没有九天的疲劳,怎么能治好州里的人民。如果没有一天的酒醉,怎么能娱乐的的身心。

他是用酒来进行劳逸结合的。 更多的是同朋友合饮。

他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一诗中说;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在《赠元稹》一诗中说: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在《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一诗中说;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一诗中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求《琵琶行》重点知识整理
〔1〕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

索索: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2〕回灯:移灯。

重:再。〔3〕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

〔4〕掩抑:掩蔽,遏抑。思:读去声。

〔5〕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最细的弦。

嘈嘈:沉重 舒长。切切:细促轻幽。

〔7〕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幽咽:遏塞不畅状。

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8〕迸:溅射。

〔9〕曲终:乐曲结束。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

当心 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10〕舫:船。

〔11〕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12〕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1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1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王个皇帝的陵墓。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 *** 。

〔1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16〕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

击节:打拍子。〔17〕颜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19〕来去:走了以后。〔20〕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阑干:形容流泪。〔21〕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

唧唧:叹声。〔22〕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哳(音扎):形容声音噪杂。

〔2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24〕却坐:退回到原处。

促弦:把弦拧得更紧。〔25〕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26〕青衫:唐朝八品、九口文官的服色。1、湓(pén)2、铮(zhēng)3、贾(gǔ)4、悯(mǐn)5、徙(xǐ)6、谪(zhé)7、荻(dí)8、幽咽(yè)9、虾蟆(há ma)10、绡(xiāo)11、钿(tián)12、篦(bì)13、春江花朝(zhāo)14、呕哑嘲哳(ōu yā zhāo zhā)【译文】元和十年,我被贬到九江当司马。

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弹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给一个商人当老婆。

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

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我从京城里贬出来,已有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因而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二字(实际上全诗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

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

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 移近船只,请那个人相见。

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

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像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幺》,粗弦嘈嘈,好像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子,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

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

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像撕裂绸帛。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疑疑吞吞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得十分肃敬。她诉说:“本来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近。

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弹罢曲子,曾赢得曲师的赞扬,妆梳起来,常引起秋娘的妒嫉。

五陵少年,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一只曲子,换来无数匹吴绫蜀锦。打拍子敲碎了钿头云篦,吃美酒泼脏了血色罗裙。

今年欢笑啊,明年欢笑,轻轻地度过了多少个秋夜春天;同属的姐妹嫁给了军人,老鸨辞别了人世,无情的时光,夺去了美艳的红颜。门前的车马,越来越稀,嫁了个商人,跟他到这里。

商人只看重利,哪在乎别离,上个月又到浮梁,去买茶做生意。留下我在江口,独守这空荡荡的船仓,绕船的月光白得象霜,江水也那么寒凉。

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满脸泪水,哭醒来更加悲伤。……。
6.白居易文学常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

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

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你是否需要了解?

古诗文中常见的文学常识
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1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

白居易和杨万里的相关文学常识
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城,葬于香山。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现实派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

诗三首中的文学常识
3.唐诗的文学常识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③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

高考必考的文学常识有哪些?
《文学常识+高频小学考点词》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st-doB3I39Zfl4NbmZwUw 文学常识+高频小学考点词来自:百度网盘提取码...主要作品有《钱塘湖春行》《观刈麦》《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他是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关于语文文言文常识的题
2. 问一些语文文学常识题、 春秋三传: 《左氏》——左丘明 《公羊》——公羊高玄孙公羊寿与齐人胡母生 《谷梁》——谷梁传至何时何人始着为书,史记...18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 19李清照 李煜 苏轼 辛弃疾 20柳宗元 韩愈 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21韩愈 柳宗元 苏轼 苏辙 苏洵 王安石 曾巩 22关汉...

白居易卖炭翁文学常识题
2. 卖炭翁的文学常识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时间:元和四年(公元809年) 作者:白居易 体裁:乐府诗叙事诗、讽喻诗 现实意义: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的揭露了“...讽喻诗为首,为民生疾苦呼吁,170多首,如《卖炭翁》(苦宫市也)、《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感伤诗,如《长恨歌》《琵琶行》;闲适诗,宣扬及时行乐的消极...

上海小升初语文怎么学?需要掌握哪些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部分: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4、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8、诗中秋: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2、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

求:文学常识记忆口决
李白,被誉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他的诗歌如《蜀道难》般豪迈奔放,令人叹为观止。杜甫则以其现实主义风格著称,“三吏”、“三别”这些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悲悯情怀。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其作品如《琵琶行》、《长恨歌》等,不仅脍炙人口,而且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田园诗派的...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积累题目
3屈原 4楚辞 5诗经 楚辞 6《七发》7司马相如 8《史记》9《史记》 司马迁 10《孔雀东南飞》 乐府双壁 11《古诗十九首》12曹操 、曹丕、曹植 13田园诗 14《文心雕龙》 《诗品》15唐诗 宋词 16李白 杜甫 李商隐 杜牧 李白 17《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18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

语文专业文学常识题库
(zhànlì)D.脊梁(jǐ) 熨帖(yùntiē) 隽永(juàn) 壁龛(kā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宁谧 霎时 狼籍 声明狼藉B.坍圮 竟相 艰韧 坚忍不拔C.签暑 踟躇 肤浅 浅尝辄止D.端倪 报负 发愤 愤发有为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