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子期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挚矩 2025-05-15

1. 纪念伯牙子期的诗文

1,《伯牙绝弦》明代:冯梦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白话文释义: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2,《伯牙》宋代王安石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闭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白话文释义:千年流传的朱弦没有这种悲哀,想弹孤绝之曲连鬼神都凝住了。故人离我而去,埋葬在黄土之间,我们的情谊,在高山流水间永流传。

3,《寄张元夫》唐代薛涛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白话文释义:每天在前溪独自站立在后溪行走,连白鹭都熟悉了她的朱衣而不惊慌逃避。为什么人间这么哀愁寂寞?是因为知音难觅,伯牙琴弦早已断绝。

4,《颂古三十六首》宋代释惟一

不落宫商太古音,无劳弦上发清声。

高山流水有余意,除却子期谁解听。

白话文释义:不弹有宫商的太古音乐,不用琴弦上发出声音,高山流水有不尽之意,除了钟子期谁又听懂了呢。

5,《黄海杂兴》清代余鸿

雪依片石留鸿爪,台峙层峦理素琴。

钟子难逢谁识我,高山流水慕知音。

白话文释义:雪花落在石头上留下鸟的爪印,在重叠的山岭中耸立的台上调出琴本来的音色。钟子期难以遇到谁又认识我呢?弹着高山流水向往着知音。

2. 关于伯牙子期的诗文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出自伯牙绝弦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清风明月酒一樽。 出自《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

3. 纪念伯牙子期的诗文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一友已足 伯牙绝弦哀友逝, 管仲割席厌友弃. 知己难寻一生觅, 深情厚意祁一已. 空谷悠岩古木森, 风回云醉阻瑶琴。

高山流水, 樵子指相吟。 祭曲哀哉泪不禁, 心知一去再难寻。

十三弦断, 从此绝清音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子期不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清风明月酒一樽。

以上是我的回答,望楼主采纳。




你是否需要了解?

伯牙与钟子期文言文
伯牙擅长弹奏古琴,而钟子期则是一位卓越的听众。每当伯牙弹奏起高山之音,钟子期便会赞叹道:“多么巍峨啊,就如同泰山一般!”当伯牙弹奏流水之音时,钟子期又感慨道:“多么浩荡啊,就如同江河一样!”伯牙心中所想的每一个音符,钟子期都能准确捕捉并理解其意境。一日,伯牙游历至泰山之阴,突遇暴雨...

伯牙鼓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伯牙鼓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一、原文 伯牙鼓琴先秦吕氏春秋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魏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二、译文 对照翻译伯牙鼓琴,...

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的意思20字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乐与钟子期文言文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我让我的声音隐藏在何处才能逃过你的耳朵呢?”。4. 文言文《俞伯牙和钟子期》告诉我们什么成语 高山流水gāo shān liú shuǐ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

伯牙与子期文言文注音
子期是一个来自舞阳的风雨之士。他听到伯牙的音乐后,感到震惊,称赞它美妙,生死相随,心与神明相通。于是他举荐伯牙,保释他在邯郸的罪行,不久他又被抛入河中。三年后,他再次被招见,最终自监而死。以上是《伯牙琴》的文言文注音版本及译文。这篇文言文描述了伯牙与子期的音乐友谊和他们之间的悲歌...

伯牙绝弦原文和译文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

伯牙古琴文言文的翻译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的好呀,就像那巍峨的高山。″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希望采纳!)

文言文二则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
文言文二则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如下:一、原文: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二、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在一...

文言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反应?
《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中最能看出伯牙视钟子期为知音的句子是: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吕氏春秋》一书中有关于伯牙绝弦的民间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

伯牙遇子期后伯牙对子期说了什么?文言文说两句.
《伯牙绝弦》》列子·汤问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