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公主等级和封号 清朝的格格是什么身份
清朝公主的等级分为固伦公主和和硕公主,而格格是清朝宗室女子的封号。
清朝公主的等级: 固伦公主:皇后所生的公主,地位最高,享受丰厚的待遇,俸银为400两,禄米400斛,嫁到外藩时待遇更高。 和硕公主:非皇后所生的公主,等级仅次于固伦公主,俸银和禄米分别为300两和300斛,嫁到外藩时待遇有所增加,但低于固伦公主。
清朝格格的身份: 和硕格格:亲王之女,相当于“郡主”,在京师时享有特定的俸禄,嫁到外藩时俸禄有所减少。 多罗格格:世子和郡王之女,相当于“县主”,俸银和禄米少于和硕格格。 多罗贝勒之女也称为多罗格格,但地位相当于“郡君”,俸禄进一步减少。 固山格格:固山贝子之女,相当于“县君”,俸禄较上者又有所降低。 格格: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相当于“乡君”,俸禄为各类格格中最低。 六品格格:奉恩镇国公、辅国公之女以及不入八分国公嫡女,地位最低,俸禄也最少。
此外,清朝的“格格”在早期曾用于称呼妾室,但在顺治入关后仍保留此称呼,并在康熙时期被用于后宫嫔妃的称呼,直到乾隆时期才不再使用此称呼专指皇室女孩。
你是否需要了解?
古代公主封号等级
古代公主封号等级 固伦在满语中为天下的意思,和硕的意思是地方,格格译成汉语就是小姐的意思,在清朝,贵胄之女一般统称为宗室女。清太宗皇太极称帝后,于崇德元年,始仿明制,皇帝之女始称公主,此后所谓的格格一般是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或是皇帝和亲王低阶妾室的称谓。固伦公主的地位较尊贵,其冠服同...
清朝皇宫里的阿哥,格格和贝拉、公主是什么关系?
在清朝,格格就是公主,阿哥是一个满族俗语,即对兄长子辈的互称;贝勒是满族贵族称号。1、格格 顺治十七年(1660年)始把“格格”分为五等,即:①、亲王之女:封为“和硕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主,侧室所生女为郡君;②、世子及郡王之女:封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县主,侧福晋所生...
清朝格格到底是指什么身份的女子?
四、格格的称谓等级 在清朝,格格成为贵族未出嫁少女的统称,即使没有正式封号,贵族未嫁之女也可称为格格,相当于汉语中的“小姐”。这一点在《清稗类钞》中有所记载:“亲王之女称郡主,郡王及贝子、贝勒、辅国公之女称县主。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大...
清朝公主的等级和封号是怎样划分的
清朝每位公主,都有各自的封号和等级。而且一般公主会比皇子要多出很多,生女儿的比例会更高一些,等级的划分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首先要澄清一个误区,大部分人受影视剧的影响,认为在清代,宗室之女都是称为格格,而非此前的公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里面小燕子称为...
清朝公主和格格有什么区别?
“公主”不是与生俱来的地位,而是封号,是需要册封的,格格在满语中是“小姐”的意思,从这个含义讲一般贵族的女儿都可以称为格格。而清朝皇太极继位之后,效仿明制将皇帝之女改称“公主”,还根据封号来区分具体的层次。
清朝的格格和公主哪个级别高,这两个称号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我们从这些也能看出实际上格格只是满清的一种称呼,没有正式的封号。按照清朝的制度他们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一般皇后的嫡女被封为固伦公主,庶出的女儿被封为和硕公主,同样的满清王爷所生的嫡女被称为郡主,庶出的多数则没有封号,当然这些都是在被册封之后才会有相应的等级,如果没有被册封那么只能...
清朝的格格和公主一样吗
清朝的格格和公主不一样。以下是关于清朝格格和公主的主要区别:身份定义:公主:特指皇帝的女儿。格格:是清朝对贵族女儿的统称,不仅限于皇帝的女儿,朝中大臣的女儿等也被称为格格。等级划分:公主:在清朝公主有着明确的身份和地位,通常享有较高的封号和待遇。格格:虽然也是贵族女子的称呼,但格格...
清朝公主和格格有什么区别?
在清朝,“格格”有时候也被用于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例如康熙年间,内务府的报告中有称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的侍女,曾抚养康熙帝)为“苏麻喇额涅(母亲)格格”。无正式封号的贵族之女可称格格。《清稗类钞》称:“亲王之女称郡主,郡王及贝子、贝勒、辅国公之女称县主。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
清朝,什么人被称为“格格”?什么人称“公主”?
不过此时“公主”与“格格”的区别却显现出来的,那就是公主是皇帝女儿的称号,而格格是王公贵胄女儿的称号。而到了顺治十五年,顺治帝还将“格格”的称号细分到了五个等级,即亲王之女为“和硕格格”、世子及郡王和多罗贝勒之女为“多罗格格”、...
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
公主:封号通常以郡县名、国名或美名来命名,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地域特色。格格:在顺治十七年,清朝将“格格”分为亲王之女、世子及郡王之女、多罗贝勒之女、固山贝子之女、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等不同等级,封号与具体的等级相关。地位:公主:在清朝,公主通常为皇帝之女,只有一部分是为与满蒙联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