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一课

作者&投稿:俟树 2025-05-21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介绍如下: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主题: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美丽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译文:

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客店旁的树还未形成浓密的绿荫,树枝上绽出嫩绿的新叶,迎着春光生长。忽有几个儿童嬉笑着跑来,追捕两三只飞的黄蝴蝶,却见蝴蝶飞入黄灿灿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注解:

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shū):稀疏。

③阴:树荫。

④走:这里是跑的意思。

鉴赏:

①前两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的清新与宁静。路旁,树叶刚刚长出,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②后两句描绘了儿童捕蝶时的欢乐场面。“急走”和“追”这两个动词,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极富童趣。而黄蝶更加顽皮,它置身于黄色的菜花之中,让人无法找到。全诗至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主要作品:《夏日田园杂兴》《喜晴》《卖痴呆词》等。

主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等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及农人紧张的劳动气氛,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

译文:

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格外诱人。田里麦花已雪白,油菜花却谢了,显得稀稀落落。白天变长了,路边的篱笆在夏日映照下,没有行人经过,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注解:

①杂(zá)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②肥:诗中指杏花落后,杏儿越来越大,越来越肥。

③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鉴赏:

①前两句诗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突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色彩鲜丽,写出了田园之美。

②农民或忙于农事,或正在午间休息,显得村中平和宁静。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做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主要作品:《青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主题:

《清平乐·村居》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同的面貌和情态描写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你是否需要了解?

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的经典词句有哪些?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句子赏析 《独坐敬亭山》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句意思意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意思如下: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一课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有哪几个多音字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著青青的田螺。急!线上等浙江省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的古诗译文! 《独坐敬亭山》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大地的话》访写
《大地的话》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大地拟人化为母亲,抒写着大地母亲宽容、慈爱,以及无私奉献的情怀。全诗韵味十足,朗朗上口,有一种清新明快的节奏美。课后有一道思考题:仿照课文前四节,试着再写一节。对于诗歌的仿写,学生锻炼的很少,大部分同学不知如何“写诗”,但是当他们把...

小学人教版语文4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有哪三首?
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学生们学习了三首古诗,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忆江南》。这三首诗分别描绘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情感体验。《独坐敬亭山》通过描绘敬亭山的静谧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孤独感;《望洞庭》则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

哪本书是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课是温度计的秘密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第一课是《温度计的秘密》,旨在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与原理。通过教学设计,学生能够理解液体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缩小的特性。本课还指导学生初步掌握液体热胀冷缩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其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需学会合作与交流,反思学习过程。教学准备包括:酱油和酒精模拟温度...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三首古诗词三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些古诗词不仅展示了江南的自然风光,还传达了唐代文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它们共同描绘了江南山水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不同之处则在于体裁、景物以及表达方式。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手法,展现了对自然世界的独特见解。在第一首诗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以此来...

点一下就行,在四年级下册第1课是古诗词三首能提出什么疑惑的问题...
作者:唐代诗人白居易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译文: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三首古诗是怎样写的
这些古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无限向往和怀念之情。它们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在诗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刘禹锡的望洞庭,则运用了巧妙的比喻...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意思
【内容三】:江南的美,曾经熟悉。日出时,江边的花朵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时,江水绿得如同蓝草一样清澈。怎能不怀念江南?【释义三】江南的美,我曾经熟知。日出映照下,江边的花朵鲜红胜火;春天到来时,江水绿得如同蓝草一般清澈。这种美景怎能不让人时常怀念?【内容四】:怀念江南,尤其怀念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