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刘邦项羽的表现? 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在《鸿门宴》中的表现有何不同?请分析。
《鸿门宴》中项羽的性格特点是优柔寡断、率直粗犷、不善用人、骄傲自大、自矜功伐。刘邦性格特点:执行力、控制力比较强,有办法把中间的阻碍打掉,拿捏轻重,掌握缓急。
刘邦:刘邦的执行力、控制力比较强,有办法把中间的阻碍打掉,拿捏轻重,掌握缓急。他清楚哪一些东西必须现在做,哪一些东西可以迟点再做,哪一些东西可以授权给别人做,哪一些东西必须亲自做,通过这些手段逐渐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刘邦多谋机诈,很讲策略。对项羽极表臣服恭顺之情,因而能起到麻痹、迷惑对方的作用,这些都表现了刘邦见风使舵,善于玩弄手腕的性格。
项羽:项羽的执行力、控制能力就比刘邦差很多,不仅不能够控制整个局面,甚至连自己的脾气跟情绪都没有办法控制好。项羽身边谋士范增足智多谋,但在紧要关头,却对他的意见不予理睬。而项羽听了项伯的话后,却不假思索,马上许诺,随便改变既定的决策,表现了他为人头脑简单而又刚愎自用。项羽的理想经常在变,对理想的坚持度和忠诚度不够。
项羽虽然英勇善战,骄横残暴,却又有他优柔寡断的一面,耳朵根软,容易轻信别人,而且自矜功伐,刚愎自用。太史公评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为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他听了曹无伤的告密,马上大怒,要出兵进击刘邦,因刘邦冒犯了自己的尊严;而项伯一对他说刘邦的好话,他竟又允许“善待”刘邦。他自恃兵力强大,骄傲轻敌,没有足够的警惕心,在刘邦一副委曲求全的可怜相面前,他更加硬不起心肠。他刚愎自用,听不进范增的进言,终于放刘邦安然离去。最可笑的是,他竟然很随便地就把曹无伤出卖给了刘邦,这既可说是他的“愚笨”,也可说是他的“天真”与“磊落”。项羽出身楚国名将世家,比地痞出身的刘邦更加讲信义,这就给了刘邦可乘之机。项羽最大的弱点,是缺乏战略眼光,刚愎自用。他尽管能够称雄一时,但最终还是夺不到天下。
刘邦
刘邦本来是一个不事产业的无赖,贪财好色。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他错误地采取了“距关,毋内诸侯”的策略,导致与项羽产生冲突。但是在张良的诘问下,又能够虚心地承认错误,接受意见。项伯来报信,他发现这个人很有利用价值,就拼命地巴结他。面对强敌,他明智地没有采取硬拼的行动.而是冒险前去向项羽谢罪。到了项羽面前。他更加是一副无辜被诬的样子,而且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结果竟逃过了这一大劫,为日后的决战争取了时间。司马迁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信史原则,对本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无赖嘴脸,以及狡诈精明,虚心,能够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特点作了全面表现,使这个人物形象十分丰满
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图财物,受好美女。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现)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去看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你)赶快功打(他),不要失掉时机!”
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你面向南坐──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
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项庄说:“君王的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下手。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祝酒。祝酒完了,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兴吧。”
项羽说:“好。”项庄就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终于)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刘邦已经出去,项羽派都尉陈平去召呼刘邦(回来)。刘邦(对樊哙)说:“刚才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樊哙说:“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于是就走了。就叫张良留下(向项羽)辞谢。
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些什么(礼物)?”(刘邦)说:“我拿一对白玉璧,准备献给项王,一对玉酒杯,要送给范增。正赶上他们发怒,不敢献上去,你替我献给吧。”张良说:“遵命。”在这个时候,项羽的军队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相隔四十里。
刘邦丢下随从的车输、人马,离开这儿,独自一人骑马,同持剑拿盾徒步跑着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一起,顺着骊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刘邦(行前)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刘邦已经走了,(估计)抄小道(已经)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不能多喝酒,已经醉了,不能(前来)告辞。谨叫我奉上白玉璧一对,敬献给大王;玉杯一对,敬献给大将军。”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鸿门),已经回到了军中。”项羽就接受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范增接受玉杯,丢在地上,拔出剑砍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刘邦回到军营,立即杀掉曹无伤。
你是否需要了解?
鸿门宴中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 鸿门宴主要讲了什么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片断,它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
鸿门宴里分析刘邦项羽的性格,并说出原因。各写300字,共600。谢了_百度...
当知道项羽要击破其军时,立即采纳张良的对策。最后离席未辞,他担心会引起严重后果,要张良、樊哙拿主意,并采纳樊哙“不辞而别”的建议。刘邦多谋机诈,很讲策略。对项羽极表臣服恭顺之情,因而能起到麻痹、迷惑对方的作用:这些都表现了刘邦见风使舵,善于玩弄手腕的性格。项羽的执行力、控制能力就...
鸿门宴哪些行为能体现项羽的性格
5、项羽的自矜功伐在听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一行为触动了他的自尊心,导致他决定进攻刘邦。然而,当他得知刘邦已经安抚了当地官吏和百姓,并封闭了仓库等待他来处理时,项羽又产生了不忍之心,放过了刘邦。这种复杂的情感变化进一步揭示了他性格中的矛盾和弱点。《鸿门宴》作为司马迁的...
鸿门宴中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的分析是什么?
在《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中,刘邦与项羽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1、刘邦的个性特点:他具备强烈的执行力和控制力,能够有效克服困难,善于把握时机。在处理事务时,他明确知道哪些事情需要立即处理,哪些事情可以推迟,哪些可以委托他人,哪些必须亲自处理,通过这些方法逐步实现目标。刘邦善于策略,机智多变...
从鸿门宴中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
当知道项羽要击破其军时,立即采纳张良的对策.最后离席未辞,他担心会引起严重后果,要张良、樊哙拿主意,并采纳樊哙“不辞而别”的建议.刘邦多谋机诈,很讲策略.对项羽极表臣服恭顺之情,因而能起到麻痹、迷惑对方的作用:这些都表现了刘邦见风使舵,善于玩弄手腕的性格.项羽刚愎自用。比如说,项羽身边谋士...
急求!!!《鸿门宴》中体现了刘邦,项羽哪些性格?
鸿门宴 人物性格分析 1.关于项羽的形象。①应涉及的几点内容:优柔寡断(改变进攻刘邦的决定、对范增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企图不表态、沛公逃席而安然受璧);率直粗犷(闻刘邦“谢语”而说出告密人姓名、闻樊哙“谯语”而“未有以应”);不善用人(在关键时刻不听范增);骄傲自大(宴会上的排座次)。②...
《鸿门宴》中人物形象是怎样的?
《鸿门宴》人物形象分析结合原文如下:1、项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听到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沽名钓誉,不但不怒,反而大加赞赏、赐坐。刘邦逃跑,项羽受璧,表现了项羽缺乏深谋远虑。2、刘邦:鲰生献计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正中刘邦...
鸿门宴中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
在鸿门宴这场斗争中,项羽的性格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他自负战功,心软不忍心对刘邦痛下杀手。首先,他轻信项伯,答应善待刘邦,这是他的第一个不忍。其次,他听从刘邦的解释,拒绝范增的建议,这是第二个不忍。再者,他对樊哙的宽容,产生了相互尊重的情感,这是第三个不忍。最后,他对刘邦逃席的...
鸿门宴中刘邦性格优于项羽的地方?
谦虚谨慎:刘邦在鸿门宴前,对项羽的实力和威胁有清醒的认识,他选择了保持低调和谦虚的态度。他没有被项羽的豪气和威势所吓倒,而是保持冷静和谨慎,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意图。策略思维:刘邦在鸿门宴中展现出了出色的策略思维。他通过巧妙地利用项羽的自负和轻敌心态,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在宴会上表现...
《鸿门宴》如何评价项羽?
项羽一听连忙说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所以刘邦一回去 第一件事就是杀了曹无伤 第三:项羽在此鸿门宴中还表现出了点喜虚荣爱逢迎的性格 且容易被自己人的话语左右 鸿门宴前 刘邦托项伯对项羽说的一些阿庾奉承的话 加上自己又是项羽的叔叔 所以很容易就麻痹到了项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