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法的基本特征? 如何理解法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作者&投稿:端木滕 2024-07-01
如何理解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1、法律的本质: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系统。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系统。
2、法律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规范是一种一般的、抽象的行为规则,不针对具体事或具体人,而是为人们规定一种行为模式或行为方案,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反复适用。法律的普遍性是指法律规范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对社会全体成员有效,人人必须遵守。
  第二,具有严格的结构和层次。法律每个法律规范在逻辑上都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组成;不同规范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不同法律部门和法律制度构成紧密联系的整体。法律有法定的创制方法和表现形式,不同等级的规范文件之间有严格的效力从属关系。

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法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法律同时还具有概括性,它是人们从大量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复适用多次的。
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这是法律来源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指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国家认可形成的通常是习惯法。

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权利和义务,它是由国家确认或认可和保障的一种关系,这是法律的一个重要特征。

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由于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它的实施就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的强力部门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

5、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因为社会是指以物质生产为基础而结成的人们的总体,法律的调整是指向人们的行为,是对人们行为所设立的标准,即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

扩展资料:
法律的作用:
一、明示作用
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

二、矫正作用
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像法律所对的一些触犯了法律的违法犯罪分子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违法行为得到了强制性的矫正。

三、预防作用
对于法律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

四、最终作用
1、法律的最终作用: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利益。
2、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的,它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指本人的行为。
3、法的评价功能(作用)是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断、衡量的作用,也就是说,法的评价作用涉及的是法的律他作用,即对他人的行为的评价,这是区别指引作用(涉本人的行为)和评价作用(涉他人的行为)的关键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法有以下四个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所以法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所以法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所以法具有规范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所以法具有明确的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法的标准和方向

法不是一般的规范,而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调整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交互行为。它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即人们可以怎样行为、人们应该怎样行为、人们不应该怎样行为等,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或方向。

比如,刑法主要规定人们不应该做什么,如果你做了,就会受到行法制裁。应当注意,这里讲的“人们”是指法律相关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国家机关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法有以下四个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所以法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所以法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所以法具有规范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所以法具有明确的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概念:

法的概念因为学派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法实证主义者认为法是权威性制定(authoritative issuance)和社会实效(social efficacy)。

而在法实证主义者中,区分法的概念有两大类:以社会实效为首要定义要素的法的概念,以权威性制定为首要定义要素的法的概念。非实证主义者的法的概念中不仅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定义要素,而且可以包括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法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1)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也可以说,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法调整人的行为,同时也就调整了社会关系.作为法的调整对象的行为是指人的外在行为.马克思说:“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
(2)法是一种社会规范.法的规范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②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③法是反复适用的.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制定和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认可是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认可”通常有三种情况:(1)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社会规则,如习惯、经验、道德、宗教、习俗、礼仪,使之具有法律效力;(2)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认可国际规范.(3)特定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作出概括产生规则或原则,并赋予这种规则或原则以法律效力.
3、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使人们获得某些利益或者自由.义务意味着人们必须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前者要求人们必须做出一定行为,如纳税的义务,后者要求人们不得做出一定行为,如不得盗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义务.正是由于法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因此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体现为一系列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都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力量.然而,不同社会规范的强制性在性质、范围、层度和方式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法的强制性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之处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的国家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既表现为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也表现为公民可以依法请求国家保护其合法权利.

仅供参考:
法有五大特征:
①法是社会规范的一种;
②法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③法是具有普遍性的规范;
④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⑤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社会规范。
(应该着重掌握每一个特征背后的深层含义) 法是一种社会规范。①所谓规范是指对普遍的人、普遍的事情有约束力的规则,不同于“对每一件事情对每一个人均有约束力”的说法,掌握此点,即可以将法与具体的某个决定、某个判决书等区别开。②法不仅是一种规范,还是一种社会规范。需要将社会规范与技术规范区别开,技术规范调整人和自然、人和工具之间的关系,而社会规范是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技术规范与法律规范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技术法律规范是技术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的一种表现。 法是由国家的公共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其他的规范如道德、习惯等,均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地形成的,还有如现代社会出现的道德规范、纪律规范等。(党章也是一种纪律规范) 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近几年的教材对于法的普遍性的认识的阐述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有了更多的提法。以往的观点对“法的普遍性”的理解是指法对一些普遍的人和普遍的事具有约束力。而现代关于“法的普遍性”的理解包含了三层含义:首先,法在其效力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能够约束广泛的人和广泛的事情;其次,现代的法律规范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之上形成的;最后,近代以来的法律,虽然还不能完全地反映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但是越来越能够反映出广泛的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权利和义务在其他的社会规范中也有规定,但是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与其他的社会规范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有一定的区别,如在道德规范中,其所体现的往往是人民对义务的要求,而法律不仅规定公民的义务,还要规定公民的权利。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法越来越要求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来保证其施行的。这是一种程序保障,而其他的社会规范不能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实施后盾。法律强制是一种国家强制,是以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暴力机器为后盾的强制,是所有的强制中最具强制力的强制。社会越发展,法律程序性的规范越多,即越来越重视程序法律规范。在所有的社会规范中,法律对程序性的要求也是最明显的。


你是否需要了解?

“法律概念的特征”是什么?
答:与道德、政策、习俗等规范相比,法律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普遍性、确定性和形式合理性。普遍性是指法律规范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确定性是指法律规范的表述是明确的,不模棱两可。形式合理性是格法律规范的设定、表述和适用,符合社会成员的正常理性水平和行为能力,可以为社会成员所理解...

如何正确理解法律概念?
答:4、法律的普遍性 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国家是全社会的正式代表。法律特征是相比于其他主体而言的,相比于思想意识、政治实体,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有其规范性和概括性。就社会规范而言,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基本特征是法律具有国家意志性,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权力、职责为主要...

宪法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宪法的基本特征包括了根本性、最高性以及特殊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什么是宪法?它有什么基本特征?
答:宪法的基本特征:1、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2、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1、宪法的内容...

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思修题
答:1.宪法 的 概念 宪法是确立 国家制度 和社会制度的 基本原则 与 政策 ,调整 公民权利 与 国家权力 之间 的 基本关系 的国家 根本法 。宪法在国家统一的 法律体系 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 前提 ,是 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的特征 第一,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

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答:一、我国宪法的特征:1、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

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答:宪法的特征:(1)根本性和最高性。宪法规范规定的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制度、基本原则,具有根本的创制性,同时它又具有最高的地位,有着最高的权威性,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它为准则。(2)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二是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主体...

简述民法基本原则特征
答:民法基本原则之内涵,集中体现了民法区别于其他法律的特征,在民法与其他法律如行政法、经济法之间画了一条界线。2、一切民事主体均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民法基本原则,不仅是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并且是一切民事主体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不仅应遵循具体的民法规范,并且应遵循民法基本...

如何理解法的本质?
答:法的这两个方面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截然对立起来。若片面强调法的阶级意志性,则可能导致法律的“唯意志论”;若片面强调法的物质制约性,甚至以物质制约性否定阶级意志性,则将导致法律的“宿命论”。只有全面理解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才能正确理解法的本质。

如何理解法是调整人们关系行为的规范 ?谢谢
答:因为它是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这就相当于法是人们社会一切行为的规范准绳,所以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自觉不自觉的去尊从服从它,所法也就自然而然起到了一个约束调整作用,将人们的关系行为调整到规定允许内,起到的一种行为规范的作用。法律的特性包括:(1)公正性:法律是正义的体现,它对一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