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想者》之感受

作者&投稿:励菡 2025-05-16
大刘的《思想者》,很多人看过,很多人总结过,都很精彩和美妙。

我也不例外,可以说,我为之神往和钦佩,我为之仰慕和推崇。在这里,不敢摆弄和夸张,只是简单说说我的感受。

《思想者》是大刘为数不多的一篇软科幻小说,文章结构,布局巧妙对比统一。那种旷世浪漫和极致理性相结合,那种宇宙宏观和人生渺小相辉映,那种冰冷规律和温情闪烁相融洽,让人拍案叫绝。

文章一开始,第一句话就很不简单,“他仍记得34年前第一次看到思云山天文台时的感觉...”,那是熟悉的味道,那是《百年孤独》的招牌语。

小说的故事很简单,他是脑医学,她是天文学,很偶然很巧合的相遇,由于太阳的一次普通闪烁会传递到相同类型的恒星,而这传递和观察的时间成了他和她之间的牵挂和等待。

为什么说是旷世浪漫和极致理性呢?

那一刻,他动心了,他的心里闪过一次剧烈的闪烁。就是这普通的暗恋的闪烁,偏偏和太阳向宇宙的闪烁联系起来,还有比这还浪漫的吗?他的心里如此剧烈的闪烁,但前两次相隔十年的巧遇都没有都不曾留下对方的信息和联系方式。甚至到最后,他和她都是很纯粹很简单的关系,一种极致的震撼。

我们再来看看宇宙宏观和人生渺小,冰冷规律和温情闪烁是如何统一对立的。

太阳的普通闪烁,传递到最近恒星人马座的时间要1.3秒4.25光年,太阳的几次传递只需要数分钟而已。而他和她却要十年,七年,一十七年来等待和相遇。人生有多少个十年,人生有几次如此的等待,人生是如此的渺小。不过,这只不过是太阳闪烁的数分钟的过程,这种宇宙宏观和人生渺小的对应和辉映怎能不让人纠结和感叹。

太阳向宇宙的一次普通闪烁也许永远也完成不了,而他的心里闪烁却能瞬间传遍自己的整个脑海这个宇宙。一方面,宇宙太大了,太阳的普通闪烁也无可奈何;另一方面,我们人的思想也许是渺小的,但可以瞬间传遍整个脑海。

同时,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宇宙再大终究是有边界的,而人类的思想却是无限的,这一瞬间的翻转和震撼是如此直击心灵。

震撼心灵的还有很多,让我思考的还有很多。

原来光速很慢,可能一束光根本不能走遍宇宙便消失了。而我们作为人的思想的闪烁,也许比光快了无数倍,还比光更持久。

也许人脑和宇宙是共通的,他们有同样的结构和形状。也许,人脑是宇宙的缩微显现,宇宙是人脑的思想空间。

......

还有很多,意犹未尽。如果可以,容我再去翻看翻看。


你是否需要了解?

崇高美的作品有哪些
在绘画中,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以其对天空和人物雄伟壮观的描绘,传达了崇高美的精神。音乐方面,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以其庄严而激昂的旋律,激发听者对崇高美的感受。至于雕塑,罗丹的《思想者》则通过深沉内省的形象,表达了人类智慧与精神的崇高。这些作品之所以被认为是崇高美的典范,是...

请问思想者的雕像是谁在哪个国家哪年用石头还是铜雕刻的?请说明思想...
《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雕塑名作。这座人体坐像本是罗丹的巨型雕塑《地狱之门》中的一部分,他高踞于地狱之门的门槛之上,在他的下方,是地狱之门上一组组在罪恶、苦难、绝望中挣扎的人像群雕。他俯身低头,手撑着下巴,仿佛为眼前惊心动魄的惨景所震动,正陷于痛苦的沉思,《思想者》之名...

思想者和沉思者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是定义不同、定向性不同、定向性不同、时间和深度不同。1、定义不同:思想者是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通过连续的思维过程思考问题、形成观点和得出结论;沉思者是内省和反思,通过深入思考自己的感受、经验和信念,以更全面、深度的方式探索问题。2、定向性不同:思想者关注特定问题的解决...

共和国思想者内容简介
感受他们为国家和理想付出的心血与智慧。这不仅仅是一本讲述历史的书,更是一部生动的思想者传记,它揭示了他们如何在变革的时代中坚守理想,如何以独特的视角解读社会,如何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的进步。通过阅读,读者将获得深刻的启示,理解思想的力量如何影响历史的进程。

课本中的故事:艺术的故事内容简介
艺术的火焰轻轻一触,便能点燃心灵的火花。或许,你会被凡·高的《向日葵》所展现的生命力所惊叹,它洋溢的色彩与活力,如同晨光中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又或者,你可能会沉浸在贝多芬的《田园》中,旋律流淌,如同置身于宁静的乡村,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又或者是罗丹的《思想者》,凝视着那...

关于罗丹的故事
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巴尔扎克》《走路的人》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
我深切地感受到,思考少了,于学生不利;思考多了,于自己不利。但是,人因思想而伟大,世界因思想之林的存在而生机勃勃。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育者,我的绝大多数学生也是普通的人。在思想的原野上,既需要参天的巨树,也需要无边的小草。思想家有思想的使命,普通人也有思索的权利。不能苛求每一位教师都是思想家,但...

鲁迅和罗丹的精神相遇
鲁迅对罗丹喜爱不言而喻,《奔流》杂志所选的《思想者》、《塌鼻男子》、《青铜时代》、《巴尔扎克头像》四幅作品,其分量读者一看即知。鲁迅在杂志上还译了有岛武郎的《叛逆者——关于罗丹的考察》,那文字一定也激起了先生的感慨与联想吧?不久后鲁迅在所译《近代美术史潮论》一书中,又一次与...

思想者创作的时代背景
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 》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 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

罗丹雕塑艺术特点
罗丹雕塑吸取了古希腊雕塑弱化结构体积,形成在转移角度观看雕塑时雕塑表面光线的流动这一效果,他大胆的使用了印象派笔触一样的机理,使流动强化,生动。并用这一手段激发和宣泄某种感情。雕塑一般是静止的,在吸收巴洛克艺术动态激昂启示下,在青铜时代为代表的几件作品中他运用了从脚到头部形成一定叙事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