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的利与弊研究报告 求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表(关于上网的利与弊)

作者&投稿:以残 2024-07-02
上网利弊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利弊调查研究报告(一)
本次研究性学习我和几位同学选择了这个课题。经过上半学年的理论基础准备,我们已具备
了开展实践条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将放在实践调查上。
2002年3月31日,我组成员开始活动,但事情并不是十分顺利,一听说我们不是光顾生意
而是写报告的,几位网吧老板就一脚把我踢了出来,后来我
学乘了,假装找人才浑进去网吧的摆设第一次展现在面前:狭小的窨挤下了几十台电脑,几
十个人围坐在边上。空气浑浊,光线也不够,真奇怪电脑怎有这般魅力。
绕着整个网吧走了一遍,大约的人都是在校就读的初、高中生,且聊天,玩游戏的占了绝大
'多数。
毕竟第一次,我不敢开口问人,于是在十五台电脑显示内容做了记录,表格如下:电脑台数:
15台上网人身份:约2/3是学生游戏12台、聊天2台、查资料1台
结合某些同学的说法:“上网主要为了查资料学习。”我们认为上网查资料仅仅是一个借口,
他们真有目的主要是玩游戏。
带着这样一个初布结论,我们又“客串”了几家网吧,得到的数据也是大同小异。具体比例
如下:
玩游戏:85%;聊天14.1%;查资料:4.39%。
这和以前我们采集的数据有些出入,但考虑到地区的发展状况,这次数据并未作废。
第一次调查已有小成果,下次研究的主体是家长关于学生上网的态度。

高一(4)班“中学生上网”研讨小组
成员:赵嫣嫣、张虞婷、张嫒娜、陈德爱、胡伟强


中学生上网利弊研究报告(二)
走访了几个家庭后,我们有如下发现:
1、 现今由于我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因此,独立上拥有个人计算机的家庭不是很多,
2、 约占总家庭的13%。
3、 虽然大多数家庭都还未具备上网的条件,可家中孩子上网比率却达47%。其中,男孩上网
比率更是吓人,竟多达72%。
4、 家中小孩外出上网的理由大都是“学可有用”、“查资料”一类的,且大多数父母对此颇
有些深信不疑。但和我们上次调查所得的数据却有很大出入。
这是我们对同学们家庭背景的基本了解。
下面,请看一下一位陈女士和我们的谈话简录:
问:你知道你儿子上网吗?
答:以前不是很知道,直到上次他的班主任来找我我才知道。
问:你知道他上网是干些什么吗?
答:他只是说看看书上写的那些网站,别的就没什么了。
问:你是否支持他上网?
答: 有利于学习嘛当然好,但学校禁止我就跟他说不要去了。
问:他接受你的意见了吗?
答:不知道。
以上一段典型的对话,也足以说明家长对同学们的上网目的并不了解,我们猜测,
大多数同学对上网之事都有所隐瞒。
那是什么能使这么一部分同学如此 沉溺于网络世界呢?据猜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当今
子女多为独生,生活中没有什么玩件,一个人无聊,于是就上网解闷。
学习,生活的双重压力使有的同学感到压抑,借上网玩游戏发泄一下心中的不快,寻求洒脱。
自制力不够强,听说网上好玩,出于好奇便去是试一试。
本次调查还算较为成功,我们掌握了家长们的意见和学生上网的主要理由。下次调查
主要在图书馆查询有关上网的资料。

可以开阔视野。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

  中学生上网利弊调研报告
  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中学生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杨中芳教授认为,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网络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比负面的要多。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不让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时间:2012年7月-2012年8月
地点:学校周边及网络
方式:统计和网上问卷调查
报告人:**
  网上对25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查得上网人数为1257人,其中高一学生471人;高二学生786人。上网地点:距离学校500m—1500的公共网吧(86%),还有少数同学在家里上网(14%),说明公共网吧是中学生的主要上网场所。并且有些公共网吧在一些偏僻小巷里,不易被家长和老师发现,还有一些网吧开设在二、三楼,甚至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所以很多学生上网家长并不一定很清楚。
  科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上网心理有八种:一、从众心理,二、好奇心理 ,三、自卑心理 ,四、求异心理 ,五、逆反心理 ,六、放松心理 ,七、求知心理,八、迷恋心理。
  上网目的:
  中学生上网吧,大部分是纯粹的玩游戏(占60%),有一部分是聊天(25%),也有一部分学生是查资料(15%)。现在,中学生上网的人数仍在与日俱增,很多学生赶时间,只要有新的游戏下载,马上去申请帐号,并很快沉迷其中。例如很多学生进网吧,只想把自己的帐号升级,夺得好的战备。
  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个别网吧经营者更是抓住中学生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强奸、杀人的犯罪道路。如我们在人民网上找到《狼群出没的互联网》文章,里面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了2000年以来我国以及别的国家由于青少年上互联网而发生的犯罪事件。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同时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部分中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
  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等,使得中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三、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中学生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 QQ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的讨论自由、广泛,中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但是,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而且,网络上的青年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同辈交往,中学生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等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明显不足。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到,20.4%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还是聊天。
  当然上网也有好处
  一、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调研结论: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 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提供“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你是否需要了解?

求一篇“中学生使用网络利大于弊”的报告!急急急
答:据调查显示,在3000多万的中国网民中,青少年网民就达600万。据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市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64%的中小学生有上网经历。面对纷繁的网络世界,作为家长应当冷静地分析孩子上网的利与弊,这当是父母对待孩子上网问题的基本态度。网络让孩子们接触到了多元的文化,有利于他们形成开放意识...

互联网对小学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答:弊大于利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的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9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50万人,占19%。如此惊人的数字,实在让人震惊,具调查其中网络成瘾的患者达到250万人。据2001年...

关于上网弊大于利的观点有哪些 急需 我们要辩论会 要点资料!有的速度...
答:大多数青少年网民都认为弊大于利。现象表明,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越长的,通常受到的危害更大一些。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的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9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50万人,占19%。 如此惊人的...

小学生上网的弊
答:的地方!上网的弊大于利!”第一、可以开阔视野。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第二、可以对外交流。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

小学生上网看电视的好处和坏处
答: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最近刊登的一份报告指出,父母不让小孩看电视也许是个 “错误”,因为调查发现,每天看两个小时电视的学龄前儿童比不看电视的小孩学业表现更为突出。 报告称,年龄在两岁至三岁间的孩子,如果每天看两个小时的电视,那么他们在阅读、算术和词汇上的得分比不看电视的孩子高出10%,因为看电视可以...

关于“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辩论论点
答:中学生上网的弊:从长远的角度看去:第一、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不但不会提高中学生的能力,反而会比以往退化,而且还有不少中学生,因为无法处理过量的信息而患上"信息焦虑"等精神病。此外,据英国的米德塞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统计,网上非学习信息有47%与色情暴力...

辩论赛反方:网络弊大于利
答:上网的弊大于利 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的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9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50万人,占19%。 如此惊人的数字,实在让人震惊,具调查其中网络成瘾的患者达到25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