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七年级期中考试卷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期中考试卷

作者&投稿:邬别 2025-05-19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明天要考。。。。

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埋 mái 埋葬 埋怨 埋头苦干 隐姓埋名

B.处 chǔ 处方 处置 处变不惊 安常处顺

C.鲜 xiān 鲜活 新鲜 鲜为人知 寡廉鲜耻

D.辟 pì 开辟 复辟 鞭辟入里 开天辟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刘奶奶听说他被评为全国先进青年,不由得夸赞说:"我从小是看着这孩子长大的,真有出息!"B.他俩表演的小品,总是想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人们看得多了,不免产生煽情之嫌。C.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对其某些方面的喜爱,某些方面的憎厌,正是他形成自己的风格。D.艺术家们为爱美之心所激发,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世界,来体现自己对美的认识,实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3仿照下面的例句造一个句子。(3分)

例句: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造句:

4、写出你所知道的表现喜悦心情的成语6个以上,并用其中的3个写一段话(不得超过30个字)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5、(1)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同一时期,但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同。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景物,又搬取了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这首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语言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①《观刈麦》中描写农民矛盾心情的一句是

②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

③开我东阁门, ,脱我战时袍, ,当窗理云鬓, 。

二、文言文阅读

(一)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根据文意解释:(1)花之隐逸者——

(2)花之富贵者——

(3)花之君子者——

9.文中作者赞赏哪种花?为什么?


10.“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其邻人之父。

11、解释加点的词:雨 亡 智

12、 选出“其”用法与其它句子不同的一项:( )

A其如土石何 B其子曰 C其邻人之父亦云 D其家甚智其子

13、从文中可以看出宋国富人是怎么样的人?


三、现代比较文阅读

A:①猫,是一种食肉的哺乳动物。②猫的体型跟虎相似,只是身体要比虎小得多。③儿时曾听说猫教老虎学本领的故事。猫把本事教给了老虎,老虎却要把它吃掉,猫只好逃到了树上。因为猫没有把爬树这一手教给老虎,因此老虎不会爬树,无法吃掉猫,所以从这一点说,猫的本领比虎大。④猫所以有高强的本领,首先是因为它有一对明亮的眼睛, 在伸不见五指的黑夜里面,也看清楚东西,再狡猾的老鼠也逃不过它的眼睛。它的耳朵很灵活,能够随意转向声音的来处,只要一有声音,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的脚趾上有爪,这就是猫不但能在平地上疾走如飞,而且能沿壁上房,爬树跳墙,追捕老鼠的原因。猫脚底有一块软而厚的肉,这就使猫走起路来没有响声,可以悄悄地接近老鼠, 地逮住它。猫的胡须很长,感觉灵敏,能测量出名种洞口的大小。⑤由于猫有这些本领,特别是善于捕捉老鼠,所以大家都喜欢猫。

B:猫 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

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的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李嫂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午饭时,张婶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

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4、给加点的字注音:怂恿 诅骂 蜷伏

15、在文章A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第一处填词,第二处填成语);文章B中划方框词的含义是

16、文章A的说明对象是 ; 文章B的重点描写的是第 只猫,写另外两只猫的作用是 。

17、文章A的②段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在文章B中找出描写“我”心理感受的语句。

18、文章A的③段叙述故事的目的是 ;文章B中划线的语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19、文章A为了说明猫具有高强的本领,分别介绍了猫的 、 、 、 、 五个方面的特点,同时也介绍了它们各自的 ;文章B中一家人认为是第三只猫咬了“芙蓉鸟”的依据是什么?文中哪句话暗示这认为是错误的?


20、具体说出文章A中 “大家都喜欢猫”的原因 ;文章B的最后一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写作

21、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文。
(1)健康,是人们的追求。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爱好……请以"健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2)请以“酸甜苦辣才是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一.选择题:50分
1.当太阳直射23.5°N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为冬至日B.海南岛旗杆下正午的影子朝北
C南极圈出现极昼D.北京比淄博白昼时间长
2.每年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
A.先向南再向北      B.一直向北移
C.一直向南移       D.先向北再向南
3. “海上看日出”是许多来山东日照的旅游者最想实现的观光项目。下列节日中,日照市日出时间最早的是(  )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国庆节
4.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在的经线圈长于b点所在的纬线圈
B.c点所在在经线圈不能将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
C.b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向
D.a点位于热带
5.读下图,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    
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6.据报道,最近日本、德国、巴西、印度、尼日利亚等国家纷纷提出要求,争当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上述国家分布在( )
A.三大洲 B.四大洲   C.五大洲   D.六大洲
7.巴西最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环境问题是
A. 水资源被污染 B.沙尘暴 C.热带雨林被破坏 D.洪涝灾害频繁
8.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獭户内海沿岸的原因是:
A.日本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
B.因燃料、原料绝大部分依靠进口,产品需要输出
C.沿海地带的矿产资源丰富 D.沿海地带风景优美
 9、西亚的石油主要产在波斯湾沿岸,石油运输量最大的航线,必须经过( )
A.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
C.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 D.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10.巴西和澳大利亚
A.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B.通用英语
C.煤、铁、水能资源都很丰富D.首都均为全国最大的城市
11.当世界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竞相赶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巴西高原上一片枯黄 B.罗马气候炎热干燥
C.哈尔滨的人们正在准备“冰灯游园会”D.尼罗河沿岸泛滥成灾
12.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是
A.蒙古、俄罗斯B.越南、老挝C.尼泊尔、印度D.阿富汗、巴基斯坦
13.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①天山②大兴安岭③太行山④昆仑山⑤秦岭⑥巫山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北、东北和华北  B.东北、东南和华南
C.东南、西南和西北  D.西南、西北和东北
15.关于我国的四大高原,说法正确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指的是内蒙古高原
B.“地势最为平坦,一望无际”指的是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上喀斯特地形广布
D.黄土高原地表崎岖,多山间“坝子”
16.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月O℃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C.热带和亚热带的界线   D.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17.我国水土资源配合的情况是( )
A.北方水资源丰富而耕地少 B.北方水资源丰富且耕地多
C.南方水资源丰富而耕地少 D.南方水资源少而耕地多
18.关于夏季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B.我国东部受夏季风的影响都很明显
C.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多集中在5~9月
D.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受夏季风的影响
19.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的长度和年径流量都居世界第三位
B、河口和湖口分别是长江上游与中游、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C、发源地在青海省,在上海市注人黄海
D、金沙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20.下列铁路干线中,通过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最多的是:(  )
  A.京广线    B.京沪线     C.浙赣线    D.陇海线
21.我国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河流都有较大的含沙量      B.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C.都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D.植被类型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22.我国外流河中,流入印度洋的是:(  )
  A.珠江、湄公河 B.怒江、澜沧江 C.澜沧江、红水河 D.怒江、雅鲁藏布江.
23.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过快,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B.把实行计划生育当作一项基本国策
 C.加快开垦荒地 D.在城市实行计划生育
24.有两箱“非典”急救药品从上海运往广州,应采取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   B.公路    C海运    D.航空
25. 我国绝大部分河流注入 (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2004-200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以0分计算)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深suì( ) ②确záo( ) ③重荷( ) ④衰微( )
2、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
B.我认识奥本海默是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的境界,平原无际,回环曲折。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3分)
(1)只要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2)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3)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
4、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2分)
(1)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5、“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2分 )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小溪流向大河,那是在启示我们积少可以成多;
, 。
6、口语交际。( 2分 )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7、“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 10分 )
⑴___________________,一切都将过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分)
⑵ 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1分)
⑷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⑸岑参的《逢入京使》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 。(2分)
⑹《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⑺ 请写出两句你喜欢的描写“黄河”的诗:_____ ______,______ _____。(2分)
8、名著内容填空。(2分)
(1)写出鲁滨孙在荒岛上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6个字以内):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主要人物是 。

二、文言文阅读(7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9、解释加点的字或词。(2分)
扳: 收族:
10、翻译句子。(2分)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11、课文中“_________ _”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提示:用文中原句填空) (1分)
12、我们学习了《方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仲永和吕蒙的不同遭遇和结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 共26分 )
(一)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是我的乐园。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_A__(伏、躺、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_B__(飞、跳、窜)向云霄里去了。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__C__(联系、缠络、纠缠)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的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3、在原文空格处选择适当的动词。(3分)
14、用“‖”线把第二段文字分成两层。(2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15、请引用第一段的关键词来总结百草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2段文字细致、形象地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_______;描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______;描写蝉、油蛉、蟋蟀,突出他们的______;描写黄蜂则突出它们的______。
(供选择内容:A.声音 B.动态 C.颜色 D.形状)(4分)
17、第2段文字写景是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的;从详略的角度考虑,这部分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二)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D元钱。
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①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②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18、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 2分 )
地点: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 2分 )
20、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 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1、文中画线句子②,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22、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23、题目:这事真让我 ______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作文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2004-2005学年七年级 (下)期中考试
语 文 答 卷 纸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27分) 二(7分) 三(26分) 四(40分) 总 分(100分)
一(14分) 二(12分)
得 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1、①( ) ②( ) ③( ) ④( )(4分)
2、( )(2分)
3、解释:⑴宿儒 (1分)
⑵气冲斗牛 (1分)
⑶踌躇 (1分)
4、修辞方法:⑴ ⑵ (2分)
5、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小溪流向大河,那是在启示我们积少可以成多;
, 。(2分)
6、(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1分)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1分)
7、⑴ (1分) ⑵ (1分)
⑶ (1分) ⑷ (1分)
⑸ , (2分)
⑹ , (2分)
⑺ , (2分)
8、⑴ (1分) ⑵ (1分)
二、文言文阅读(7分)
9、解释:扳: 收族: (2分)
10、翻译: (2分)
11、 (1分)
12、启示:

(2分)
三、现代文阅读( 共26分 )
一13、A B C (3分)
14、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分)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分)
16、 ; ; ; (A.声音 B.动态 C.颜色 D.形状)(4分)
17、由________到___ _____;详写的是__________ __ _______。 (3分)
二18、地点:___________ _____ 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呼应的句子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
(2分)
21、

(2分)
22、

(4分)

四、作文(40分)
23、题目:这事真让我 _______

2004-2005学年七年级 (下)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1.①邃 ②凿 ③hè ④shuāi (4分) 2. C(2分)
3.(1)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1分)
(2)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1分)
(3)犹豫。(1分)
4、⑴反问 ⑵互文 (2分)
5.示例:一群蜜蜂在辛勤地酿蜜,那是启示我们要无私奉献;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2分)
6、张敏言外之意是:金娜乱扔垃圾,不讲公共卫生。(1分)
金娜能认识错,并有礼貌即可。(1分)
7、⑴一切都是瞬息 (1分)⑵云从窗里出 (1分)
⑶峨眉山月半轮秋 (1分)⑷何人不起故园情(1分)
⑸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分)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分)⑺略。(2分)
8、⑴智救星期五,⑵孙悟空。(2分)
二、9、⑴通“攀”,牵,引(1分)⑵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1分)
10、渐渐地(同乡人)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分)
1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1分)
12、言之成理即可。(2分)
三、(一)
13、A伏 B窜 C缠络(3分)
14、①‖②③④⑤⑥⑦(2分)
15、那时是我的“乐园” (2分)
16、C,D,A,B(4分)
17、整体,局部,泥墙根一带(3分)
(二)18、我家门口,母亲、乞丐(2分)
19、“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2分)
20、“搬”等于让他有可能认识到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劳动生活,唤醒他的自尊。“不搬”就会失掉一人认识自己,可以克服自身残疾的机会。(2分)
21、因为你让我搬砖教育了我,使我找回了自信自尊,明白了身残志不可残,从而自自强,自立,努力奋斗,终于做出了一番事业。(2分)
22、这是指给别人不同寻常的,激励人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特别的教育帮助。(4分)

期中试题
命题老师寄语:有付出必有回报。半学期的刻苦努力,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有多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请你赶快拿起笔,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把这份快乐传递给老师、家长,让他们和你一同分享吧!

今天我领大家去闯三关。

一、 积累运用,展示你的语文功底(48分)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使你终生受益。

(一) 本张试卷设卷面分5分,老师将根据你书写是否工整美观,卷面是否整洁判定分数。

语文的功底来自积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我们应时时不忘积累。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要求填空。(10分)

1、 ,关山度若飞。

2、马上相逢无纸笔,

3、春潮带雨晚来急,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5、写出关于黄河的著名诗词两句。





6、请写出与读书有关的诗句一句。



(三)语言的大厦是由词语砌成的,丰富的词汇将使你犹鱼得水。(16分)

7、根据拼音写出词语:(4分)

(1)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2)“鞠躬尽瘁,sǐ ér hòu yǐ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8、请在下面句子中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4分)

(1)、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 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2)、大家把姹紫嫣红的菊花盆景汇集到一起,供人 。

9、在下面空格处填上动物名称,组成成语。(4分)

气冲斗 关门打 革裹尸 守株待

10、你能从下面一段话中找出二对反义词吗?请写到下面横线上。(2分)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和 和

(四)“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读书不能光靠课内,课外特别要多读一些名著。请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4分)

11、(1)“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个英雄的故事还有很多,请你写出这个英雄的名字,并用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他的另一个故事: 。

(2)《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故事的名称):

(五)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光积累不会运用你只是知识的容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15分)

12、请你找出下面广告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2分)

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 随心所浴(某热水器广告)

13、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二个关于书的比喻句。(4分)

例: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① 。

② 。

14、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6分)
(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

15、有的同学为了操近路,学校的草坪被踩出了一条小路,请你拟一条警示标语,提醒同学不要踩踏草坪。(3分)

例:小草正在生长,请不要打扰

你已经顺利闯过了第一关,相信你在下一关会更加出色。请你一鼓作气,继续努力吧!

二、阅读探究,展示你的创造能力(52分)

(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3分)

16、这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分)

17、从这段文字中找出 “我”后来被“家里的人”送到“三味书屋”这个“全城中最为严厉的书塾”读书的一个原因。(2分)

18、指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2分)

19、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写出两件即可,多写加1分。(2分)

例如:拔何首乌

20、本段文字用词精妙,请你找出动词或者形容词用得好的一处,并说说它的妙处。(2分)

21、有人认为百草园中泥墙根一带景色最美,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2分)

(二)“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2分)

22、请你指出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何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23、文中说闻一多先生“作出了卓越的成绩”请你分点列举他的成绩。列举两点即可,多举加1分。(本题2分)

24、选段语言优美,读来很有滋味,请把你认为最美的一句抄在下面,并说明理由。(2分)

25、请指出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籍的目的。(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6、解释下列画线词在句中的含义。(2分)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27、闻一多先生惜时如金,请你写出一句劝人珍惜光阴的古诗或者名言一句。(2分)

(三)天使心

(1)我在灯下批阅学生作文,一个10岁小女孩的独特心意吸引了我,那歪斜的小字认真而又稚气地躺在纸页上。

(2)在这篇题为“假如我有七十二变”的作文中,孩子写道:“假如我有七十二变,我首先变成一只壁虎,趴在墙角里悄悄吃掉很多蚊子,而没有人知道我在那里,也没有人知道我在墙角的那颗喜悦的心。”

(3)多么美妙的想法!我无法告诉你读到这里时我的心情。成人世界里的喜怒哀乐往往是和名利连在一起的,而眼前这个小女孩,她的喜悦和悲伤却是以这样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接着她又心安理得地变成一只吐丝的蚕,吐出云朵一样的丝,丝又变成妈妈身上华美的旗袍。之后她又变成信鸽,体会飞翔的快乐,给闭塞的地区送去文明的信息。她变成玫瑰色的阳光;变成一片青草……她的变化没有一样是用金钱能买到的。用金钱买不到而对我们生活又至关重要的东西,全在她的变化之中了。她的爱无所不及,因而无论她变成动物还是植物,她都自得其乐。

(4)在灯下,我读懂了一个小女孩天使般的心。(8分)

28、第三段中加点的“美妙的想法”具体指的是 ,“这样不同的方式”指代的是 。(4分)

29、第一段中加画线的“躺”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2分)

30、文末说“我读懂了一个小女孩天使般的心”,那么请你说出小女孩天使般的心灵是怎样的?写在横线上(2分)

(四)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9分)

31、解释文中画线加粗的词(5分)

父异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32、翻译下面句子(2分)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33、请说说“不使学”造成了怎样的后果?(2分)

(五)楚有祠(祭祀)者( ),赐(赏赐)其( )舍人(投靠在贵族家里的人)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器)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 )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拿)酒且(将)饮之,乃(却)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给它添上脚)!”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本)无足,子安为之足?”遂( )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0分)

34、解释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答案写在括号内。(4分)

35、翻译下列文言句子。(2分)

蛇固无足,子安为之足?

36、你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个标题。(2分)

37、你能说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吗?请写在下面。(2分)

你真棒!已经顺利通过两关,胜利的红旗在向你招手,请你再加油!

三、奇思妙想,展示你的文学才华(50分)

38、、以《我从来没有这样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提示:在生活的海洋中,有些事使你感到快乐、激动;有些事使你感到苦恼、懊悔;有些事使你感到反感、惊讶……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出来。

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恭喜你顺利闯过三关!可别让胜利冲昏了头脑。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老师请你在交卷之前再仔细检查一下有没有漏做,答错。请记住:老师不喜欢马大哈。

老师的忠告:假若你对本次考试不满意,希望你加倍努力;假若你对本次考试很满意,希望你再接再厉!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老师们,这份试题许多处没有所谓“标准答案”,我们不要以自己的思维习惯和个人好恶去评价学生。要饱含爱生之情,细心琢磨学生的答题思路,认真揣摩学生的答题结论,善于发现学生答题思维过程中的亮点,一句话,要求不要太高,要让学生有信心,要让家长满意。

一、

(一)、书写(满分5分)。此题根据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楷字、行楷字均可。一等5分:书写规范、整洁、美观,基本功好。二等3-4分: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基本功好。三等2分及以下:书写不规范,卷面欠整洁,基本功较差。

(二)1、万里赴戎机 2、凭君传语报平安 3、野渡无人舟自横 4、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5示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示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每句1分,有错字该句不得分)

(三)7、(1)人迹罕至 (2)死而后已 8、(1)崎岖等 (2)观赏等

9、牛、狗、马、兔 10、冰冷和燥热 恬静和飞溅,困倦和亢奋

(四)11、(1)武松、示例:景阳岗打虎 (2)、大闹天宫

12、闻 欲

(五)13、示例:书是良药,能够帮助人们医治愚昧。书是渡船,能够把我们渡到成功的彼岸。 14、(1)批评小林没礼貌 (2)示例:老大爷,请问到白云湖怎么走?离这儿还有多远? 15、示例:踏破青毡可惜,多行几步何妨

二、(一)16、春夏秋三个季节 菜花是春天开的,鸣蝉在夏天,而蟋蟀鸣叫在秋天

17、拔何首乌毁坏了泥墙。

18、运用拟人,形象地写出油蛉和蟋蟀的叫声动听。

19、翻断砖、按斑蝥、摘覆盆子

20、示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肥胖”用得妙,惟妙惟肖写出了黄蜂的形态。

21、不同意,应该是泥墙根一带景色最差。举个例子来说,不必说你比不过班长,也不必说你比不过学习委员,单是小组长你也比不上。这三人中肯定小组长最差。若答同意,能自圆其说也算对。

(二)22、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23、(1)撰写了《唐诗杂论》(2)完成了《楚辞校补》(3)编著了《古典新义》 24、示例: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25、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或答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两句都写也对 26、指闻先生的字整齐地排列着 27、示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三)28、将自己变成壁虎躺在墙角为人们默默地吃掉蚊子(2分);她的喜怒哀乐并不和名利连在一起(2分)。 29、“躺”字生动地刻画了小女孩幼稚纯真的形象,用得好。答成不好能言之成理也可(只答“用得好或不好”不得分)30、示例:天真、纯洁、无私、乐于奉献

(四)31、感到诧异 完成 以为……奇 渐渐 有的人

32、仲永五岁那年,还未曾认识书写工具,但忽然哭着寻求书工具

33、神童“泯然众人”。

(五)34、的人 他的 代酒 就

35、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替它添上脚呢? 36、画蛇添足

37、告戒人们不要做多余的事。

四、作文(满分50分)



建议你去中小学生学业测评网找找www.52ceping.com


你是否需要了解?

初二八门学科期中考试苏教版试题谁有?
谁有初二数学,英语,语文期中试题,要和现在苏教版一样的,语文有《老王》《阿长和山海经》之类,英语有Unit1FriendsUnit2Schoollife,数学要有勾股定理,谢谢,最好还要有其他物理,... 谁有初二数学,英语,语文期中试题,要和现在苏教版一样的,语文有《老王》《阿长和山海经》之类,英语有Unit1 Friends Unit2 School ...

请问建行网上银行如何安全退出?
登录后,退出时,点击右上方的“退出系统”按钮,把u盾拔出。然后将网页上的浏览历史记录进行清空,尤其是“密码”浏览历史一定要进行删除。初一

搜集所有关于初一人教版的复习资料!!
• 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 文言文阅读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 古诗文默写填空 • 苏教版语文初一(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 苏教版语文七上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 初一语文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七...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的考试题
①例:一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提示:用上一连串叠词,只少三个)(2分)②例:浆板,劈动了死寂的东海;号子,震醒了沉睡的山峰;中国号,乘驾着怒吼的黄河,向前冲去!(提示:注意语句的整齐美、节奏美)(...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范围?
因为各个省份使用的教材版本略有不同,有人教版,有北师大版,有苏教版,有川师版等,这样教材内容的设置也就会有一定的差异,以致期中考试的范围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就在所难免了,真正的期中考试范围,一切都以自己所在的学校划定的范围为准。以安徽省为例,该省初一历史使用的都是人教版教材,内容分成...

七年级下册历史地理政治生物期中考试题目,最好是苏教版
七下期中考试卷 (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表格中对应的题号下面)1.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 581年B. 605年C. 589年D. 611年 2.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阅读题
我们刚考完,苏教版的,阅读的题目是《一季风雨》我忘不了那个日子,忘不了那个雨天。 那一件往事,使我一生都会内心负疚;那天的情景,使我所有的回忆都低头忏悔。∥ 那天我要去上学,父亲便挑着我的东西送我去二三十里外的学校。我带着自己的书包,跟在父亲的后面。 时值秋收农忙季节。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答案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以及参考答案 ★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 初一地理期末试卷及...

仙露琼浆的意思及造句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课后字词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词语 ★ 先声夺人的意思是什么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词语注音 ★ 茶道的道是什么意思 ★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

-一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1.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S版 2.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苏教版 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 4.2016-2017一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5.2016-2017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6.2016-2017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7.2017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