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内容。找到把网站发给我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的主要内容

作者&投稿:旁蚀 2024-06-30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资料和解读

草原的资料(概括)
我国草原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原总面积将近4×108 h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为现有耕地面积的3倍。如果从我国的东北到西南划一条斜线,也就是从东北的完达山开始,越过长城,沿吕梁山,经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东麓为止,可以把我国分为两大地理区:东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区,离海洋较近,气候温湿,大部分为农业区;西北部分多为高山峻岭,离海洋远,气候干旱,风沙较多,是主要的草原区。

我国草原一般可以划为五个大区:东北草原区、蒙宁甘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和南方草山草坡区。

东北草原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的东北部,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

蒙宁甘草原区包括内蒙古、甘肃两省区的大部和宁夏的全部,以及冀北、晋北和陕北的草原地区,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30%。本区大多为高原地带,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本区气候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湿多雨,春秋气候多变。其中的牧草种类丰富,优良牧草有200多种,如羊草、披碱草、雀麦草、狐茅、针茅、早熟禾、野苜蓿、冷蒿等。牲畜主要有牛、马、绵羊、山羊和骆驼等。内蒙古草原是本区的主体,包括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和鄂尔多斯草原等。

新疆草原区北起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界山,南至昆仑山与阿尔金山之间,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本区距海洋十分遥远,周围高山环耸,海洋气流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牧草种类有羊茅、狐茅、鸭茅、苔草、光雀麦、车轴草等。主要牲畜有新疆细毛羊、三北羔皮羊、伊犁马等。

青藏草原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北至昆仑山和祁连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接帕米尔高原,包括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甘肃的西南部,以及四川和云南两省的西北部等,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32%,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原草原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盛产牦牛、藏羊、黄牛等。

在我国南方各省,除了面积广阔的农田外,还有大片的草山草坡、林间草地以及大量的零星草地,这些统称为南方草山草坡区。本区气候条件较好,牧草种类繁多,可以放养牛、羊等牲畜。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等原因,我国草原的沙化、退化现象较为严重。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人工种草 我国草原牧场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枯草期,也是草原生产的劣势期。发展人工种草,可以弥补天然草场枯草期产量低下的不足。实验证明,适合大面积栽种的良种牧草,北方有紫苜蓿、披碱草、老芒麦、羊草、无芒雀麦、红豆草等;南方有红三叶、白三叶、百脉根、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等。人工种草可以使载畜量提高3~10倍,由0.67~1.0 hm2草场养一只羊,提高到0.07~0.27 hm2草场养一只羊。

草场的灌溉 我国的草原大都处于干旱地区,牧草因缺水而枯死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灌溉是改良草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976~1978年,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进行适当灌溉以后,使草层高度由15~17 cm增加到60~80 cm,覆盖度由50%提高到100%;同时,灌溉后植物种类组成也发生了变化,豆科牧草由10.9%增加到65.2%,杂草明显减少。

草场的灌溉大多采用自流漫灌的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应当进行较为细致的畦灌和沟灌。喷灌则是更为先进的灌溉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牧草产量,并且节约水资源。

草场的鼠虫害及其防治 我国草原上栖息着170多种啮齿目动物,形成鼠害的常见种类有80多种,如田鼠、鼢鼠、黄鼠、沙鼠、旱獭等。这些害鼠的繁殖能力很强,能够大量啃食牧草,挖掘洞穴,破坏植被。发生中等程度鼠害的草场,一般每公顷有害鼠100~300只;鼠害非常严重的草场,每公顷有害鼠1 000~2 000只,使草场上鼠洞遍地,千疮百孔,失去放牧利用价值。目前我国北方和西部牧区草场鼠害严重,每年鼠害发生面积都在2×107 hm2以上。

我国草原上的虫害以各种蝗虫、草原毛虫、草地螟、草原叶甲虫等为主要害虫。其中蝗虫多发生在新疆、内蒙古等干旱、半干旱区草原上,分布范围较广。草原毛虫大多发生在青海、西藏、甘南、川西北青藏高原牧区。发生虫害的草场,有50%~80%的牧草被害虫吃掉,虫害严重时能将地表牧草全部吃光。我国草原虫害很严重,每年约有5×106 hm2草场发生虫害,需要采取人工防治措施。

我国草原灭鼠治虫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国草场灭鼠治虫的防治面积每年约为3.5×106 hm2,相当于鼠虫害发生面积的20%~30%,使草原蝗虫灾害得到控制,减缓了草原鼠害蔓延的势头。另外,为了减少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近年来生物防治的面积每年都以5%~10%的速率增加。1995年,全国草场生物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40%。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第一课《草原》预习方法:
1、大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描绘的场景。
2、动手将好词好句摘录。
3、通过网络搜索关于内蒙古草原的资料和蒙古族人民的生活风貌。
4、写一篇关于草原认知方面的文章,比如《草原的牦牛》、《草原的风光》、《蒙古族人的一天》以及《草原旅游指南》等等。

课文解读:
《草原》是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以及联欢话别的不同场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1、易错字音
蒙(měng)古包 好(hào)客 同行(xíng) 似(sì)乎
2、多音字
行(háng)(一行) (xíng)(行动)
勒(lè)(勾勒) (lēi)(勒马)
蒙【(mēng)(蒙骗) (méng)(蒙受) (měng)(蒙古族)

课文内容: 草 原——老舍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像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多,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向背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五年下册课文阅读教学设计
1、草原
课前预习
1、给带点的字注音
愉快 柔美 渲染 勾勒 洒脱 迂回 拨转马头拘束鄂温克 天涯
2、写出带点字的意思
一碧千里( )( )翠色欲流( )( ) 流入云际( ) 群马疾驰( )( ) 天涯碧草( )( )
3、了解下列词语意思
茫茫 渲染 勾勒 鄂温克
4、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标注拼音。标注自然段序号。
课时安排:预习(20分钟)→精读(一)(40分钟)→精读(二)(40分钟)→练习(20分钟)
预习(20分钟)
一、板题引入,了解作者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课《草原》(板书1、草原),课文作者是谁?(老舍)我们学过他写的那篇课文?(猫)“老舍”是作者发表文章时用的笔名,他的原名舒庆春(副板书 舒庆春),字舍予,是他名字“舒”字的分写。现代著名作家,生于1899年,去世于1966年(副板书1899—1966)。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解放后勤奋创作,写了二十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老舍来内蒙参观访问时写的一篇游记。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情况。
1、过渡: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朗读课文情况。
2、以开火车方式指名朗读,并随机叫停,订正字音,了解预习中字词的意思。
3、自由读文,争取读正确。精读课(一)
一、引入
二、学习第一句话
1、指读课文第一句话,思考读懂了什么?
2、汇报:○1这次是老舍第一次看到草原。○2第一次看到草原,他一定很高兴。
三、学习写“天”的部分
1、过渡:“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作者首先写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哪些句子是写“天”的?(板书 天)
2、在作者的笔下,草原的天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写草原天的这句话,一会请你说读懂了什么?
3、学生汇报:○1与别处的天比较,说明草原的天更“可爱”。○2草原的空气特别“清鲜”,天空特别“明朗”,○3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想大声唱一首歌。
4、指导有感情朗读,展示草原“天”的特点。
5、小结“这里,作者不仅写清楚了草原的天是怎样的天,还写了自己的感受,即写了”所见“又写了”所感“(副板书 所见 所感)。我们在学习这句话时,实际是结合作者所见、所感谈了自己的体会(副板书 体会)。
四、学习写“地“的部分
1、过渡:接下来,作者又写了草原的哪里?(板书 天底下)直接写天底下的句子有几个?
2、对写“天底下“的句子,你有怎样的体会?(结合“一碧千里”说草原广阔无边,到处都是绿色,结合“茫茫”,说草原虽广阔,但往远处看还是比较清楚的,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如~~的大海,因为草原空气清鲜,天空明朗,往远看也仍能看清楚)
3、对写羊群的句子,你有怎样体会?(运用比喻写法,展示了草原的美,有动感)
4、写完羊群后,作者又写了什么?(明确为小丘的线条)对这句话你有怎样体会?(这里用了两个美术方面的术语,教师用简笔画帮助学生了解“渲染”“勾勒”的意思,草原小丘的特别形状使人感觉草原绿色像要流动一样)
5、自由练读直接写草地的这几句话,读后用一个两个字的词形容一下你感受到的草地景色(板书 美丽),再指导有感情朗读。
五、学习写作者感受的后两句话
1、过渡:看到了草地这样景色,作者是无动于衷吗?(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后两句感受的句子)。
2、默读:准备结合句子说体会。
3、汇报:○1作者想低吟小诗;○2用拟人手法写了马牛,侧面写草原的美(注意引导“好像”一词准确)。
4、思考:把“高歌一曲”和“低音小诗”换个地方,行不行?(“高歌一曲”是看到了辽阔明朗的天,“低音小诗”是看到了“清丽柔和”的小丘线条及草地,不能换,板书,动情)。
5、有感情回读这一段
6、小结这一段写法
○1有序(从上到下)
○2有法(比喻,拟人)
○3情景交融
六、借助结构提纲练习背诵,注意句与句的关系第一段结构提纲
空气—清鲜
从 天(更可爱) { } 高歌(愉快)
上 天空—明朗
到 四面—绿 惊叹 舒服
下 天底下(一碧千里) {羊群—白 } 四望 低吟
线条—柔 (静立 回味)

情 景 交 融

1、自由法背
2、指名背(个别词句可有些出入,可借助提纲)
七、拓展
这段可以说是一幅优美的文字相册,模仿本段写法),说一处风景,并注意通过说自己的感受反映风景特点。说给同学听,看能否猜出你写的是哪里的风景?
附板书:
1、 草原

> 美丽 动情
天底下精读(二)
练习一、读读写写
绿毯 渲染 勾勒 低吟 洒脱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二、看拼音写汉字
lǜ tǎn xuàn rǎn gōu lè dīyín
( ) ( ) ( ) ( )
sǎtuō yíbìqiān lǐ c uìsèyùliú
( )( ) ( )
三、将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渲染 境界 回味
大肆 思想 往事 气氛 崇高
四、


你是否需要了解?

五年级下册书上的第一课的中心思想
答: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中心思想 通过描绘草原美丽的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汉族兄弟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蒙汉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意,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草原》:“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中...
答:写出了小丘的绿色山野。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生动贴切,同时又不...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有什么不同?
答: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的不同之处在于季节。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作者: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译文:白天在田间耕种,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的壮年和妇女各自操持着自己的家。小孩子虽然不懂得如何耕种也不会搓麻线,但是...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内容
答:《草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是一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精读课文,记叙了着名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作者对草原景色的赞美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老舍(舒庆春)的《草原》 课文是什么_百度知 ...
答: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至为洒脱,只要方向不错...

五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上第一课《草原》梗概是什么?
答:这篇散文描写了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

谁能给我个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的导游词
答:谁能给我个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的导游词 7个回答 #热议# 孩子之间打架 父母要不要干预? 百度网友9544e5b5167 2012-02-09 · TA获得超过36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呼伦贝尔大草原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分段概括段意内容
答:第一课:《草原》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可分成四段。段意:第一段:在这一段申作者运用非常贴切的打比方的句子来写具体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作者用 "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比喻羊群在草原上的...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草原主要内容
答: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草原主要内容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该不该让孩子很早学习人情世故?Y哦R 2014-02-16 · TA获得超过662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41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530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草原是指以近乎连绵不绝的禾草覆盖植物为主的植被...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的诗意是什么?
答:第一首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是:白天去田里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植物,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第二首稚子弄冰,他的意思是说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的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作一种打击乐器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