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题,求解 高一物理题,求解
(1)客车初速度v0,载重汽车速度v0‘,初相距x0,v1=v0-at=v0’,解得:t=35/2(s)
此时客车:x1=v0t-1/2*at^2,解得x1=245(m)
此时载重汽车:x2=v0‘*t=105(m)
x1=245大于x3=x0+x2=205,所以会相撞。
设相撞时间为t1
则有x客=v0t1-1/2*at1^2,x汽=v0‘*t1,x客=x汽+x0.结果就自己算吧
(2)设加速度为a’,然后设时间为t‘,按t’时辆车速度相等且刚刚要碰着一起,联立解。
受力分析如图。
蓝色线是正交分解的坐标轴。红色线是力。
拉力T在水平方向上有何V1反方向的分力,而这个力又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小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于是定滑轮,因此物体对小汽车的拉力=小汽车对物体的拉力,所以物体的受力为
F合=T-mg
受力分析结束,下面运动分析:
汽车: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x=Ma (Tx表示T在水平方向的分力)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得:v1=v-at 联立得v1=v-Tx/M ·t
物体: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mg=ma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得:v2=at=(T-mg)/m ·t
综上,还要考虑汽车质量M、物体质量m、T与水平面的夹角
而,T与水平面的夹角随汽车的远离而减小。
因此还需知道两家伙的质量
= =。完毕
有题:负电荷由A移到B,电场力做正功W1,由B移到C,电场力做正功W2
则负电荷的受力由A指向B,则点电荷的场强方向由:C指向A
故:C点电势最高,B点次之,A点最低。 即:ψ1 ﹤ψ2 ﹤ψ3
负电荷由A到B,做正功,就是说左边产生电场的是负电荷的点电荷电场。就是说,如果是一个自由负电荷,那么就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由左向右移动。那反过来说,一个自由的正电荷放到这个电场里,电荷会受到电场力作用由右向左移动。对吧?
电场线方向跟正电荷在电场里受力方向一致。同时,电场线方向上,电势逐渐降低。
孤立的点电荷产生的等势线应该是包围电荷的圆,所以电荷在A的左边;一负电荷由A移到B,电场力做正功,又因为负电荷逆电场方向做正功,所以电场方向B到A,可判断A左边的电荷为负电荷;因为负电荷产生的电场线是B到A,所以C点电势高于B点,B点电势高于A点。即ψ1 ﹤ψ2 ﹤ψ3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电势能越来越大
你是否需要了解?
高一物理题,求解
终止时刻 猴子相当于在水平地面上 支持力为重力 摩擦力为0 可选B 法二 正交分解法 过程中摩擦力与支持力合力大小为重力 设摩擦力与重力夹角为θ 则有 f=Gcosθ N=Gsinθ θ不断增大 f不断减小减小 N不断增大 可选B 注:由于题目说了是缓慢移动 所以猴子可做静止分析 ...
高一物理题急。求解
1)最高点水不流出,说明此处重力与水桶对水的压力提供向心力。速率最小时,压力为0,而向心力完全由重力提供 mg=mv^2 \/ L 即 10= v^2 \/ 0.6 v=√6 2)mg+F = mv^2\/L 即 0.5*10+F = 0.5*3^2\/0.6 v=2.5N 1 让...
高一物理题,求解
计算平均速度=位移\/时间,所以我们要找位移和时间,对于这个题目,它给出了前三分之一平均速度V1,后三分之二平均速度V2,这个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实际上隐含指的是位移,所以我们可以设这个整个过程的位移为S,这样就可以得到三分之一位移的时间t1=S\/3\/V1=S\/3V1,同样的可以后三分之二平均...
高一物理题,求解。
对全程用动能定理 恒力F的功A-克服摩擦的功A'=动能增量=0 A=F*S1*cos37度=20*4*0.8=64J A'=fS=0.2mg*S=0.2*2*10S=4S 4S=64= S=16m 物体还能滑行的距离=S-S1=16-4=12m 由
高一物理题目,求解,进来看题
s1 = VA T + 1\/2aT² ① VB = VA + aT ② S2 = VBT + 1\/2aT² ③ ③ - ① 并将 ② 代入可得 :S2 - S1 = aT²从 A 到 C ,可得 :S1+S2 = VA·2T + 1\/2a ·(2T)² = 2VAT + 2aT² ④ ④ 两边除以 2T 可得 :(S1+S...
高一物理题。求解。
那就是V2是20km\/h了;把总路程看做1,则 第一段所用时间为(1\/3)\/V1;第二段所用时间为(2\/3)\/V2;所以有1\/V=(1\/3)\/V1+(2\/3)\/V2 即可求得 已知
高一力学物理题,求解,求详细过程
首先,f= μN 你是知道的,题目中已给出μ,那么你只需求出正压力N既可 你的受力分析没画全,力F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各有一个分力。因为匀速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的分力Fx等于摩擦力,方向与摩擦力相反。但是本题不需要用到水平方向上的分力,所以不用管它。F的另一个分力Fy与支持力方向...
高一物理2.4题,求解
第二题: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r = ct =1.5×10^11m。因r远大于地球的半径(6.4×10^6m)所以可视地球为质点,并近似认为地球绕太阳做周期为T=365天的匀速圆周运动,据万有引力 GMm\/r^2=mr(2派\/T)^2 M=(4*3.14^2*(1.5*10^11)^3)\/(6.67*10^(-11)*365*86400)=2*10^30kg ...
高一物理题,求详细过程!!
④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三角架静止,所以这三个力必须平衡。第二步:利用力的合成或分解得到结果 ①力的合成,如图二:FT与FN的合力F,要与绳子的拉力G平衡(F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很据几何关系求解 F\/FN=G\/FN=cos60° FN=2G 方向沿BO向上 FT\/F=FT\/...
求解一道物理题。高一
F-mg=mv^2\/l 18-1*10=1*v^2\/0.5 v=2m\/s x=vt y=1\/2gt^2 代入数据得:x=2t 5=1\/2*10t^2 联立求解可得:x=2m 所以所求距离为2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