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年龄阶段划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界限如何? 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中,婴儿期是指?

作者&投稿:纪壮 2024-06-30
幼儿、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年龄段如何划分?

中国的年龄分段:
1.幼儿
0岁—2.5岁
(1)婴儿期0-3周月;
(2)小儿期4周月—2.5岁;
2.童年。
2.5岁—6岁

幼儿期2.5岁后—6岁;
3.少年。
7岁—17岁。
(1)启蒙期7岁—10岁;
(2)逆反期11岁—14岁;
(3)成长期15岁—17岁。
4.青年。
18岁—40岁。
(1)青春期18—28岁;
(2)成熟期29—40岁;
5.壮年
41—48岁
壮实期41—48岁;
6.中年。
48—65岁。

(1)稳健期49—55岁;
(2)调整期56-65岁;
7.老年。
66岁以后。
(1)初老期67—72岁;
(2)中老期73—84岁;
(3)年老期85岁以后。

扩展资料:
在20世纪的末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
44岁以下为青年人,
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
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
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这5个年龄段的划分,把人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
1、童年(10 岁)
不计较家里给的零花钱多少,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穿名牌服装,少不更事,和人家比吃穿,还情有可原,年纪到了整数就该懂事了。
2、少年(10-20 岁)
不计较自己的家庭出身,不计较父母的职业,十几岁时,如果还和别的孩子比较家庭出身,比爹娘官大官小,恨不得都投生帝王之家,将相之门,尚无自立之志,出身贫贱的还为家庭自卑,老觉得抬不起头来。出身富豪的还处处依靠父母,在家庭荫护下养尊处优,那就会一辈子都没出息。
3、而立之年(30 岁)
三十岁时,已成家立业,为父为母。有了几年家庭生活的经验。大丈夫该不再计较妻子的容貌,深知贤惠比美貌更重要。会过日子媳妇比会打扮的媳妇更让人待见。
4、不惑之年(40 岁)
不再计较别人的议论,谁爱说啥就说啥,自己想咋过就咋过。不会再轻易被别人议论左右,这点本事应该有的,否则也对不起‘不惑’这两字啊。
5、知天命之年(50 岁)
半百之年,曾经沧海,阅人无数,见惯秋月春风,不再大惊小怪,历尽是非成败,不再愤愤不平。看新贵飞扬跋扈,可不动声色。看大款挥金如土,也气定神闲,耐住性子。
6、耳顺之年(60 岁)
如果从政,该不再计较官大官小,退了休,官大官小一个样,都是退休干部;如果经商,该不再计较利大利小,钱是挣不完的,再能花也是有限的。心态平和对自己身体有好处;如果舞文弄墨,当不再计较文名大小,文坛座次。
7、古来稀(70 岁)
人到古稀,该不再计较的东西更多,看淡事情更广。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但是不是说明都可以不再计较了,这个岁数的老人,要有三样特别积极: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家庭、良好的名声。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以下七个时期:1、胎儿期:从受精卵到胎儿出生为止称为胎儿期,约40周。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为新生儿期。3、婴儿期:自出生到满一周岁之前为婴儿期。4、幼儿期:自一周岁后到满三周岁前为幼儿期。5、学龄前期:自三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6、学龄期:自入小学后(6--7岁)到青春期前为学龄期。7、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为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来说,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

1、新生儿期。

从娩出到生后28天。

2、婴儿期

指从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的一段时期。是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在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最短的一个阶段。

3、幼儿期

儿童从1~3周岁末的这个时期称为幼儿期。这是学龄前期之前的时期,因此,也有人称为“先学前期”。

4、学龄前期

幼儿满3岁后至7岁前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时期,故称学龄前期。此时体格生长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智能发育较幼儿期更加迅速,与同龄儿童和社会事物有了广泛的接触,知识面能够得以扩大,自理能力和初步社交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5、学龄期

指6~7岁入小学起至12~14岁进入青春期为止的一个年龄段。脑的形态已基本与成人相同,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是长知识、接受文化科学教育的重要时期。

扩展资料:

儿童期是人生发育的最重要阶段。年龄越小,差别越大。生长表示身体和器官的量的增长。生长与发育关系密切,是身体在质和量两方面进展的动态变化。

全身各系统发育的速度不同,一般按自上而下的次序进行。头部发育最早,停止也早;下肢发育的开始及停止较迟;神经系统和淋巴系统的发育先快后慢。出生后第一年,脑的发育最快。幼儿期咽部淋巴组织和扁桃体增长较快,10岁以后发育减慢。生殖系统及肌肉到青春期后方迅速发育。身高及体重在乳幼儿期及青春期有两次高速度增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儿童期



小儿时期划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各期之间没有严格界限,而且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 

1、胎儿期,从卵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在母体子宫内约经过280天。

此期十分重要,母亲的健康、营养、工作、生活环境、疾病、心理状态、用药等都会对胎儿产生重要影响。 

2、新生儿期,自出生时起,至生后28天称新生儿期。

这一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儿从一个封闭的、无菌的、温度基本恒定的、有充足营养供给的环境,来到一个开放的、有菌的、温度不断变化的、营养需要自身摄取或产生的环境,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如何帮助新生儿顺利渡过这一阶段,对于小儿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这一时期小儿的生理、病理、疾病预防、治疗、用药都与成人和其他年龄的小儿有很大的区别。

3、婴儿期,出生后到满一岁之前称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此期特点是:生长发育迅速,消化功能未臻完善,因而易致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失调;从母体带来的免疫力逐渐消逝,自身的免疫力尚未成熟,易致各种感染,因此在此期保证营养、计划免疫、消毒隔离非常重要。 

4、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三周岁之前,称幼儿期。

此期体格生长速度减慢,但智能发育加快;活动范围加大,而自身对外界的识别能力不强,饮食从乳类为主向成人型过渡;自身免疫不足;因此,加强营养、注意保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注意智力开发、加强保健是工作的重点。

5、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

此期体格发育稳定。智力发育趋于完善,求知欲强,语言及思维能力得到较快发展,独立能力增强,善于模仿。因此要加强教育,开发智力,培养自身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文明行为十分重要。注意一些好发疾病的发生(风湿、肾炎等)。 

6、学龄期,从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称学龄期。

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系统已接近成人。抵抗力明显增强,学习与自主能力、分析综合理解能力达到很高的水平,是接受教育,养成良好品德,打好体格基础的时期。 

7、青春期(少年期),女孩从11~12岁起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起到18~20岁,称青春期。

这一时期,全身发育逐渐成熟,生殖系统发育近于成人,活动范围加大,视野开阔,生活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创造能力,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心理不够稳定,从医学临床已不属于儿科范围。

扩展资料

发育规律

1、阶段性和程序性

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

因此,儿童的身体比例不断变化,由胎儿2个月时特大的头颅(占全身4/8)、较长的躯干(3/8)、短小的下肢(1/8)发展到6岁时较为匀称的比例(头占l/8强,躯于占4/8弱,下肢占3/8)。从动作发育看,儿童会走路前必须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爬行、站立等发育阶段。

手部动作发育的规律性更明显,新生儿只会上肢无意识乱动;4~5个月开始有取物动作,但只能全手一把抓;10个月时才会用手指拿东西;2岁左右手的动作更准确,会用勺子吃饭;手部精细动作(如写字、画图等)要到6~7岁左右才基本发育完善。

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顺序是: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青春期足的生长突增最早开始,也最早停止生长;足突增后小腿开始突增,然后是大腿、骨盆宽、胸宽、肩宽和躯干高,最后是胸壁厚度。

上肢突增的顺序依次为手、前臂和上臂。手的骨骺愈合也由远及近,顺序表现为指骨末端一中端一近端,掌骨一腕骨一桡骨、尺骨近端。

2、速度的不均衡性

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是不均衡的。因此,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1年;第二次发生在青春发育早期,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左右。

身长在胎儿4~6月增长约27.5cm,占新生儿身长的一半左右,是一生中生长最快的阶段;体重在胎儿7~9月增长约2.3kg,占正常新生儿体重的2/3以上,也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的阶段。

出生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但生后第一年中身长增长20~25cm,约为出生时的40%~50%;体重增长6~7kg,约为出生时的2倍,都是出生后生长最快的一年。

生后第二年,身长增长约10cm,体重增长约2~3kg。2岁后至青春期前,生长速度减慢并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身高增长4~5cm,体重增长1.5~2.0kg,直到青春期开始。青春期开始后生长速度再次加快,身高一般每年增长5~7cm,处在生长速度高峰时一年可达10~12cm;男孩增幅大于女孩。

体重一般每年增长约4~5kg,高峰时一年可达8~10kg。青春期突增后生长速度再次减慢,约在女17~18岁,男19~20岁左右身高停止增长。男孩突增期增幅较大,生长持续时问较长,故进入成年时其大多数形态指标的值高于女孩。

3、时间统一协调性

根据不同组织、器官的不同生长发育时间进程,可将全身各系统归纳为四类不同的生长模式。

综上所述,机体各系统的发育既不平衡,又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和适应。这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中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

任何一个系统的发育都不是孤立的,而任何一种作用于机体的因素都可对多个系统产生影响。例如,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促进肌肉和骨骼发育,也促进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功能水平的提高。

4、生长轨迹关键期

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canalization)。该轨迹有动态的、复杂的调控系统,其中遗传基因起关键作用。它尽力使正在生长中的个体在群体范围中保持有限的上下波动幅度。

一旦出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等不利现象,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迟滞;一旦这些阻碍因素被克服,儿童会立即表现出向原有生长轨道靠近和发展的强烈倾向。这种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称“赶上生长”。

并非所有的疾病恢复过程必然伴随赶上生长。患儿能否出现赶上生长,能否使生长恢复到原有正常轨迹,取决于致病的原因、疾病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如果病变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和重要的内分泌腺,或病变较严重,或体液的内环境和代谢平衡过程长期得不到恢复,就不能出现赶上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儿童



1、新生儿期:自出生起到生后28天。

个体从胎内生活到胎外生活的过渡阶段。胎儿从母体娩出后,为了适应外界生存环境,新生儿生理功能需要进行有利于生存的一系列重大调整,约需一个月左右功能才渐趋完善。

2、婴儿期:从岀生28天后到满1周岁以前。

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在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最短的一个阶段。

3、幼儿期: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之前。

此期儿童的体格生长速度相对减慢,语言、行动和表达能力增强,接触外界环境机会增多,因此感染的机会较婴儿期多。

4、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

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之前的一段时间,即接受正规学习之前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属于儿童启蒙教育,对他们一生中的学习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劳动技能的水平都极为重要。

5、学龄期:从6~7岁入小学起到12~13岁进入青春期为止。

此期小儿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此期各器官外形和功能逐渐发育(除生殖器官外)接近成人;智能发育更加成熟,是学习的重要时期。

6、青春期:一般范围是10--23岁,且女孩一般比男孩早2年。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往常认为女孩青春期比男孩早,在11~14岁;男孩在12~15岁。此时期的特征为体格发育首先加速,继而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并且逐渐融入社会,养成个体化的行为和性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儿童期



小儿时期划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各期之间没有严格界限,而且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

胎儿期 从卵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在母体子宫内约经过280天。此期十分重要,母亲的健康、营养、工作、生活环境、疾病、心理状态、用药等都会对胎儿产生重要影响。

新生儿期 自出生时起,至生后28天称新生儿期。这一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儿从一个封闭的、无菌的、温度基本恒定的、有充足营养供给的环境,来到一个开放的、有菌的、温度不断变化的、营养需要自身摄取或产生的环境,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如何帮助新生儿顺利渡过这一阶段,对于小儿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这一时期小儿的生理、病理、疾病预防、治疗、用药都与成人和其他年龄的小儿有很大的区别。

婴儿期 出生后到满一岁之前称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此期特点是:生长发育迅速,消化功能未臻完善,因而易致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失调;从母体带来的免疫力逐渐消逝,自身的免疫力尚未成熟,易致各种感染,因此在此期保证营养、计划免疫、消毒隔离非常重要。

幼儿期 1周岁后到满三周岁之前,称幼儿期。此期体格生长速度减慢,但智能发育加快;活动范围加大,而自身对外界的识别能力不强,饮食从乳类为主向成人型过渡;自身免疫不足;因此,加强营养、注意保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注意智力开发、加强保健是工作的重点。

学龄前期 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此期体格发育稳定。智力发育趋于完善,求知欲强,语言及思维能力得到较快发展,独立能力增强,善于模仿。因此要加强教育,开发智力,培养自身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文明行为十分重要。注意一些好发疾病的发生(风湿、肾炎等)。

学龄期 从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称学龄期。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系统已接近成人。抵抗力明显增强,学习与自主能力、分析综合理解能力达到很高的水平,是接受教育,养成良好品德,打好体格基础的时期。

青春期(少年期) 女孩从11~12岁起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起到18~20岁,称青春期。这一时期,全身发育逐渐成熟,生殖系统发育近于成人,活动范围加大,视野开阔,生活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创造能力,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心理不够稳定,从医学临床已不属于儿科范围。

分为七个阶段: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新生儿期(出生脐带结扎到28天)婴儿期(生后28至1周岁)幼儿期(1周岁至3周岁)学龄前期(3周岁至7周岁)学龄期(6周岁至12周岁)青春期(11周岁至20周岁)


你是否需要了解?

...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七个时期,分别是胎儿期...
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七个时期,分别是胎儿期、(新生儿期) 、 (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小儿年龄分期分为哪几个阶段如何划分
答:自出生时起,至生后28天称新生儿期。这一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3、婴儿期 出生后到满一岁之前称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4、幼儿期 1周岁后到满三周岁之前,称幼儿期。5、学龄前期 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6、青春期(少年期)女孩从11~12岁起到17~18岁,男孩从13...

儿童的年龄如何划分?
答:儿童:7周岁-14周岁。少年:13周岁-19周岁。儿童:18周岁以下。青年:20周岁-39周岁。中年:40周岁-59周岁。老年:60周岁以上。

人的成长发育分为多少个阶段?
答:可以分为胚胎发育期、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等6个阶段。各发育阶段之间并没有严格界限,而且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1、胚胎发育期 从卵子和精子结合至8周内,各组织、器官、系统迅速分化发育并初具人形的阶段为胚胎发育期。该期是小儿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时期,如受内、外因素影响,发育...

小儿年龄分期分为哪几个阶段,应该如何划分的呢?
答:可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

小儿年龄分为七个时期分别是
答:小儿年龄分为七个时期分别是2 胎儿期 这个阶段宝宝的发育十分重要,母亲自身的健康、营养、用药等方面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新生儿期 就是当宝宝出生的时候算起,到宝宝生后的第28天称新生儿期。这一时期是孩子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儿从一个妈妈的`肚子里一个封闭的、无菌的、温度基本恒定的良好...

小儿年龄划分为那几个时期
答:小儿年龄的划分分为哪七个期?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 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生物学,是从西方传到我国的.生物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实验生物学阶段.这个时期生物学知识主...

什么岁数为儿童
答:儿童年龄段的划分 根据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共分八期:⑴胚发育期:一般从受孕至妊娠满8周为胚发育期。从受精卵分化开始,直至大体成形。⑵胎儿发育期:从妊娠8周至出生前的时期。此期胎儿随月龄的增加而迅速地生长,胎儿的营养完全由母体负担。⑶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至出生28天。是小儿从母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