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夙慧 王戎夙慧 急!

作者&投稿:大狐封 2024-06-30
王戎夙慧的翻译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

(1).早慧,指年少时便聪明出众。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古之圣贤,生而神灵,长而狥齐,固不在夙慧之列也。”
(2).生来就有的悟性。
《红楼梦》第一回:“ 士隐 本是有夙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悟彻。”
(3).佛教语。指前世所作的善业。
清 洪升 《长生殿·情悔》:“业障萦,夙慧轻。今夕徒然愧悔生,泉路茫茫隔上清。”
清 赵翼 《游孝女测字养亲》诗:“嗟哉女何贤, 曾 闵 出巾栉,岂惟夙慧深,托业良可恤。”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慧:聪明;尝:曾经;竞:竞相;信然:就是这个样子

走,古意是跑,今译是走

司马光砸缸


你是否需要了解?

王戎夙慧的启示
答:做事头脑要聪明,不能盲目

王戎的资料简介?
答: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浚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官员,惠帝朝司徒,"竹林七贤"之一。 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着称。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历任吏部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因事被免,又改任豫州刺史、建威...

王戎夙慧 急!
答:1、A:游:游玩 B:折:(枝条)折断 C:信:确实 2、诸儿竞走取之: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 3、王戎幼年就善于观察、推理,通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故而说“戎早慧”这样可以不?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428724.htm ...

古代王戎的主要作品?
答: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司马伦杀张华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后,王戎逃奔陕县。永兴二年(305年),王戎去世,年七十二,谥号"元"。人物生平 折叠早而夙慧 三国志11的王戎 三国志11的王戎 王戎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玡王氏...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题目是什么...
答:意思是:生长在大路边的李树却有这么多果子,那么这些李子肯定是苦的。“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出自成语“道边苦李”,用喻庸才,无用之才。“道边苦李”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王戎的介绍
答: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

急需!世说新语读后感1200字左右
答:于是管宁拿刀割断草席,分开而坐,向他说:「你并不是我的朋友啊!」华歆为了一时的名和利,而失去他原有的德行,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我觉得华歆不应为名和利所动心,它应该多学习管宁,不为名和利所动心。管宁就好象王戎...

求十则名人轶事(古文)
答: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夙慧)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

世说新语乘船的写作背景
答:了解背景,拓展知识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的临川王集结门客编撰的,它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逸事所语的笔记小说。

世说新语原文
答:在搜索《世说新语》的三卷36门中,上卷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如: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