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特殊句式 或异二者之为是什么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他们的特点分别为:
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2,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3,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
4,倒装句: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古人说话的习惯。这就像广州方言"我走先"与普通话"我先走"一样,没有修辞或强调的意义。但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举例】
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有肯定助词。
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2,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3,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普遍,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主谓宾副词等都可以省略。
例如:(王)曰:不若与人。
4,倒装句: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类型。就是提前把突出的中心部分说出来,非中心的延后放置。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3734196-3923426.html
省略句。
无以,省掉了中心词(前面讨论的事)
则王乎,省掉了主语(我们)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 (《促织》)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 (《师说》) 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凭着自己逃跑了五十步就笑话跑了一百步的人,那么又怎么样呢?(宾语前置)
彼且奚适也? 他将到哪里去呢?(宾语前置)
彼且恶(何)乎待哉? 他又凭借什么呢?(宾语前置)
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还是状语后置
惟命是听 只听从您的命令(宾语前置)
惟利是图 (成语) 只贪图利益(宾语前置)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大阉作乱时,能不改变志节的缙绅,天下那么大,能有几个人呢(定语后置)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率领挑着担子的三个子孙(定语后置)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崽。 佩带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帽子(定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我拿一双白壁,想要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定语后置)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消息告诉他(状语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请出那箭,用锦囊装起来(状语后置)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并且在那墓门前立碑(状语后置)
生乎吾前 在我之前出生(状语后置)
风乎舞雩 在舞雩吹吹风(状语后置)
你是否需要了解?
文言文中四种特殊句式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他们的特点分别为: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2,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是什么特殊句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是定语后置的特殊句式,正常的语序应为“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者”。在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结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各有什么特点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的特点如下:1. 判断句 特点: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标志:通常有肯定助词,如“者……也”、“乃”、“为”等。2. 被动句 特点: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 类型: 有标志的...
状语后置句是什么?
状语后置句是一种汉语特殊句式,指的是将正常的状语位置放在句尾的一种表达方式。详细解释如下:状语后置句的定义 在汉语中,为了强调或者特定的表达需求,常会出现不同于常规语序的句子结构。状语后置句就是其中的一种。所谓状语后置,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位于动词之前的状语,通过特定的语法手段移到句尾。
宋史·苏轼传中的特殊句式是什么?
状语后置。如:“嘉佑二年,试礼部”,常句为“于礼部试”,在礼部参加考……又如:“河决曹村”,常句为“河于曹村决”,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口。再如:“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常句为“吾与谁守”,我和谁来守(城)?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怎么判断,什么是状语后置之类的
学习文言文时,我们首先需要掌握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这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基本成分,了解这些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比如,现代汉语中状语通常位于动词之前,起到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的作用。一旦状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放到了动词之后,就形成了所谓的状语后置。举个例子,现代汉语...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怎么判断,什么是状语后置之类的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参考资料:具体判断方法可以联系我,这里只能输入100字 ...
这四句是什么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是一种特殊句式,其特点在于将修饰名词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之后。这种结构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表示时间、地点、方位或数量等信息时尤为突出。例如,我们常说“高高的山”,在古文中可能写作“山高”。这种结构不仅体现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也展现了古代汉语的美感。介宾后置,顾名思义...
桃花源记中的特殊句式有哪些,各是什么意思?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特殊句式如下:一、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释义: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也”表判断。意为: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二、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释义: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是什么特殊句式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该句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师说》唐代 韩愈 原文: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