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作者&投稿:有妮 2025-05-16

“大青树下的小学”,这句话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一篇散文。

原文: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文章解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原名《民族小学》,选进人教实验版教材后改名为《我们的民族小学》,后选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改名为《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篇文章主要内容就是一所美丽的边疆小学里,身着各族服饰的同学们在一起玩耍、学习、成长。他们上课认真读书,动物们来聆听;下课尽情玩耍,动物们来凑热闹。他们团结友爱,有着相同的目标,有着同样的希望。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同学们在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第二、三自然段写同学们上课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玩耍的情景;第四自然段抒发对这所学校的热爱、赞美之情。




你是否需要了解?

《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第一自然段的排比句式是什么?
《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第一自然段的排比句是是第一句: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出处:人教版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1课的课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

大青树下的小学,边疆是指的什么意思
《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边疆 边疆,是一个含义较广的概念,国内外文献作出的解释是很相近的。一般都解释为"靠近国界的那个地方",有的说:"边疆,边境之地",有的则说:"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在外文辞书中,边疆是"一个国家的边远地区"。总之,中外文献中,把边疆解释为一个国家比较边远的...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3自然段中写了什么景象?
《大青树下的小学》原文: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

大青树下的小学文中绚丽多彩一词的意思?
意思是指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彩华丽;也指绚烂无比,形容多姿多彩或非常精彩。原文描述: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怎样与众不同
《大青树下的小学》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多个民族的小朋友,在一起上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组第1篇课文。2018年教材改版,改版后更名为《大青树下的小学》 。内容: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

从《大青树下的小学》中,你学会了什么?
在《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中,我学会了要珍惜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学会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相关内容如下: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边疆的小学》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第4自然段:讲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这段用“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索绕,自然就会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从课文的原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课文描写的是在西南边疆一所建在...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作者为什么要描写窗外的小动物?
原文提到:“这时,窗外一片宁静,树枝不再摇曳,鸟儿停止歌唱,蝴蝶栖息在花朵上,仿佛都在聆听同学们默读课文。”其中,两只猴子的到来增添了一份趣味,它们这些山林中的伙伴,好奇地聆听着。课间休息时,学生们在大青树下跳舞、摔跤、玩游戏,吸引了众多小鸟,甚至松鼠和山狸也前来观看。通过这种描述,...

作者是怎样描写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呢?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景象。《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的一篇散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以下是作者描写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一些主要手法:按照空间顺序描述孩子们的活动:文章...

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作者是谁?
《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在第三自然段加入了动物们的出现这个情节,从侧面烘托出孩子们读书的认真。在文中是这样描写的: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通过“树枝”“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