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设置规定介绍?

作者&投稿:蔡砖 2025-05-20
谈到后浇带设置规定,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对后浇带设置规定哪些内容,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建筑术语后浇带基本介绍: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设置规定:
一、后浇带的设计要求现设计院设计的后浇带施工图不尽相同,现行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及不同版本的建筑结构构造图集中,对后浇带的构造要求都有详细的规定。由于这些规范、标准是由不同的专家组编写,其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各有偏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异。
(1)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
(2)后浇带的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槽口缝和X形缝四种形式。
(3)后浇带内的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不断开另设附加筋的规定。
(4)后浇带砼的补浇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14天,有的规定不少于42天,有的规定不少于60天,有的规定封顶后28天。
(5)后浇带的砼配制及强度,有的要求原砼提高一级强度等级,也有的要求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的无收缩砼浇筑。
(6)养护时间规定不一致,有7天、14天或28天等几种时间要求。上述差异的存在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有很大的可伸缩性,所以只有认真理解各专业的规范的不同和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性质,灵活可靠地应用规范规定,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
二、后浇带的类型后浇带分沉降后浇带、收缩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四种类型。
(1)为解决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为“沉降后浇带”。
(2)为防止砼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为“收缩后浇带”。
(3)为防止砼因温度变化造成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为“温度后浇带”。
(4)为防止因建筑面积过大,结构因温度变化,砼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为“伸缩后浇带”。
三、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钢筋处理及砼浇筑
(1)应根据墙板厚度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厚度<300mm的墙板,可做成直缝;对厚度>300mm的墙板可做成阶梯缝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对厚度>600mm的墙可做成凹形或多边凹形的断面。
(2)钢筋是保持原状还是断开,这要由后浇带的类型来决定。沉降后浇带的钢筋应贯通,伸缩后浇带钢筋应断开,梁板结构的板筋应断开,但梁筋贯通,若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砼收缩将受到较大制约,产生拉应力开裂,从而降低了结构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不同断面上的后浇带应曲折连通。
(3)后浇带砼浇筑,一般应使用无收缩砼浇筑,可以采用膨胀水泥也可采用掺和膨胀剂与普通水泥拌制。砼的强度至少同原浇筑砼相同或提高一个级别。
四、施工质量控制后浇带的连接形式必须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支模必须用堵头板或钢筋网,接缝接口形式在板上装凸条。浇筑砼前对缝内要认真清理、剔凿、冲刷,移位的钢筋要复位,砼一定要振捣密实,尤其是地下室底板更应认真处理,提高其自身防水能力。
(1)后浇带处第一次浇筑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性措施,顶部覆盖,围栏保护,防止缝内进入垃圾、钢筋污染、踩踏变形,给清理带来困难。
(2)后浇带两侧的梁板与未补浇砼前长期处于悬臂状态,所以在未补浇前两侧模板支撑不能拆除,在后浇带浇筑后砼强度达85%以上一同拆除,砼浇筑后注意保护,观察记录,及时养护。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你是否需要了解?

伸缩后浇带规范规定
5. 后浇带混凝土的配制和强度要求各异,有的规范要求比原混凝土提高一个强度等级,有的则建议使用同等级或更高一级的无收缩混凝土。6. 后浇带的养护时间规定不一,有7天、14天或28天等不同的要求。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十条,当采用刚性防水方案时,应避免在同一建筑物的基础部分设置...

后浇带设置规范
后浇带设置规范如下:后浇带是指建筑物周边的一段空地,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排水和防止建筑物的基础因水分的侵蚀而受损。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设置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下面是后浇带设置的规范。1.后浇带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周围环境来确定。一般来说,建筑物高度在6米...

主楼超过多少米后要设置后浇带?是哪本规范的要求?
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常采取有效措施,能不设缝就不设缝,能少设缝就少设缝,尽量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置伸缩缝。当遇到上述情况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在适当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的各项措施中,常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这种后浇带可称之为收缩后浇带。

主梁中设置后浇带有什么要求
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6、后浇带处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若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并应按设计要求设附加钢筋。7、后浇带砼浇筑应留置砼强度检验试块及抗渗强度检验试块(设计有抗渗要求),...

什么是后浇带及其设置和处理
后浇带的定义:后浇带是一种临时性的施工措施,旨在预防混凝土结构因温度变化、干缩等因素引起的裂缝。它通过在浇筑过程中预留一定的缝隙,待混凝土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并稳定后,再进行填充,从而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后浇带的设置: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留设,位置和宽度需经过精确计算,以确保其能够...

主梁中设置后浇带有什么要求
合理设置后浇带间距至关重要。对于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推荐为30~40米。后浇带宽度需便于施工操作,通常以700~1000毫米为佳,常见的宽度有800毫米、1000毫米和1200毫米三种。未浇筑混凝土前,不可拆除后浇带部分模板和支柱,否则可能导致梁板形成悬臂而变形。后浇带宜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如梁、...

结构设计时,什么时候设置后浇带??哪本规范?
2. 设置时机:后浇带的设置并不是在结构施工一开始就进行的,而是在建筑主体结构完成后。这是因为只有在主体结构完成后,才能准确判断哪些部位需要设置后浇带以释放应力。3. 规范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后浇带的设置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该规范对后浇带的类型、位置、施工方式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是...

后浇带支撑架搭设要求
注意事项 1、后浇带模板及支架应要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要经得起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负荷考验。2、立杆上应每步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并在其底部设置垫板;扫地杆要在立杆底部的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次序设置。3、可调托座距顶部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600mm,可调托座螺杆外径...

后浇带是如何设置的
后浇带的设计要求现设计院设计的后浇带施工图不尽相同,现行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及不同版本的建筑结构构造图集中,对后浇带的构造要求都有详细的规定。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 一、后浇带 1、定义: 后浇带是在...

沉降后浇带设置规范_沉降后浇带施工规范
8、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形状为“U”字型。9、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应按规范规定,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掺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10、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四、质量要求后浇带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