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复习题 初一生物复习题

作者&投稿:屠子 2024-06-30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
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
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
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
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
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
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
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
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
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
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富集)课本p26;课本p27页1题;注意DDT的例子p31 ; p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
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
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
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
大)。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9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
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2-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图P45)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
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 (动物细胞图P48)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
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p57页最后一段;p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
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
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
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
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
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
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
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
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
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
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
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
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
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
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
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
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
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
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
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
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
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
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
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
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
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
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
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
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
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
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
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
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富集)课本p26;课本p27页1题;注意DDT的例子p31 ; p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
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
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
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
大)。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9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
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2-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图P45)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
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 (动物细胞图P48)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
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p57页最后一段;p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
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
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
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
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
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
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
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
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
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
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
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
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
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
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
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
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
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
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
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
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
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
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乌海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
生物期末试题
16、(7分)根据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
题。
(1)标号[ ] 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
新植物体的幼体。
(2)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标号[ ]
发育而来。
(3)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的结构相比,大豆种子中
没有 。
(4)大豆种子萌发时,④主要起 说明: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选一选(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写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 )
A、阳光 B、江水 C、温度 D、空气
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3、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视野中会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 )
A、5×、10× B、10×、40× C、15×、10× D、20×、35×
4、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分裂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A、a→c→d→b B、a→b→c→d C、c→d→a→b D、a→d→b→c
5、植物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四类,下列哪一种植物是我们常吃的藻类植物 ( )
A、水绵 B、小球藻 C、紫菜 D、衣藻
6、在田间收回玉米后,农民会选择合适的地方保存玉米,保存玉米的有利环境是( )
A、干燥、低温 B、潮湿、低温 C、干燥、高温 D、潮湿、高温
7、海南森林茂密,但沙特阿拉伯与海南同纬度的地区却是荒漠,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8、请你推断,用糖拌新鲜的番茄片,番茄果肉细胞的液泡将会出现的变化是( )
A、缩小 B、胀大 C、正常 D、没有变化
9、吃甘蔗时把甘蔗茎上坚韧的皮剥去,这是什么组织? ( )
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 D、输导组织
10、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上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现象说明: ( )
A、DDT的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10分)
11、西瓜的红色瓜瓤部分实际是一种 组织.
12、病毒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它只有 和 。
13、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有 、 和

14、玉米种子有时称为果实的原因是 。
15、请你写出洋葱完整的结构层次 ,从结构层次上说,洋葱的根属于 ,洋葱的表皮属于 。
三、识图简答题(共20分)
作用。
(5)满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且温度适宜时,将大豆种子浸泡在水中,种子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
17、(3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一盆天竺葵的一个枝条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于天竺葵进行了__________(1分)作用;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支快要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这说明 (1分);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8、(3分)下图是有关生物细胞生活史的概括。请据图分析回答

(1)假若A、B、c代表生物发育过程的起始阶段,则A细胞是通过_________才能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多。
(2)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F→G→H过程的技术,在植物学上叫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中所取材料中应含哪种组织才能最容易发育成新植株? __________________。
19、(7分)王强和几个同学利用假期对我市老寨山的某片森林进行了调查,下面是他们调查报告中的一段话,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大量的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的(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文主要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果实为食,然而鼠又是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
(1)下面是王强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有的同学认为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出,请你在图中画出。补画完整后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_________关系建立起来的。
(3)他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
(4)有一时期,人们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和鸟类,会造成_________的大量繁殖,结果对森林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_________。

1988年和1999年的5-6月,碧塔海内的中甸叶须鱼大批死亡。当时正值杜鹃花盛开,湖沿岸和岛上鲜艳绚丽的杜鹃花与湖内漂浮的泛白鱼尸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形成了“杜鹃醉鱼”的凄美景观。
资料一:碧塔海位于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是一个地貌景观和自然生态系统都保持着原始状态的高原湖泊。
资料二:最新研究表明:作为碧塔海水源的山溪水和地下水的水温比湖水水温低,不仅起到补给水源的作用,而且有降低湖水水温的作用;中甸叶须鱼为冷水性鱼类,不能适应水温较高的环境。
资料三:据气候资料显示,1988年4月-7月中甸县发生过旱灾,1999年云南省发生过大规模旱灾。当时碧塔海天气干旱、气温高、雨水少,作为碧塔海补给水源的几条小溪大部分干枯,断流。
(1)请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造成中甸叶须鱼大量死亡的原因。

(2)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分析,通过这个实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http://wenku.baidu.com/view/4a9fbd86bceb19e8b8f6ba4f.html

初一生物测试题(1)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A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 )
A、珊瑚礁 B、人 C、蘑菇 D、狮子
2、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 )
A、能使其他生物生病 B、具有细胞结构 C、由有机物构成 D、能产生后代
3、无细胞结构的是( A )
A、病毒 B、小草 C、小狗 D、小树
4、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 D )
A、捕食 B、繁殖 C、攻击 D、以上都是
5、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A )
A、植物 B、细菌 C、动物 D、ABC
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 B )
A、适应性 B、生命现象 C、生殖和生长现象 D、遗传和变异
7、下列自然现象中,与生物无直接关系的是( B )
A、花开花落 B、蜻蜓点水 C、食物腐败 D、潮涨潮落
8、从生态系统的观点看,农田管理中的间苗和除草的目的是为了( C )
A、缓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 B、促进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C、减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 D、加剧生物之间的斗争。
9、如果离开了其他生物,人类的生活是难以维持下去的。下列各项都是来自生物的是( A )
①奶制品 ②肉类 ③棉纱 ④水泥 ⑤皮毛 ⑥木材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⑥
10、在一个由植物→ 雷鸟→ 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猛禽,雷鸟的种群数就会( B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仍保持相对稳定 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11.大多数生物都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个过程叫做( A )
A、呼吸 B、光合作用 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2、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变量应是( D )
①实施计划 ②表达和交流 ③制定计划 ④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⑤得出结论 ⑥作出假设
A、②③①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⑤⑥③②①④ D 、④⑥③①⑤②
13、蚯蚓一般营居生活,但夏季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D )
A、雨后的地面凉快 B、雨后的土壤中缺少食物
C、雨后的土壤中缺氧气 D、湿土过重压迫蚯蚓
14、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佳党的解释是( C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1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 )
A、海洋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陆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6、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C )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C、候鸟的迁徙 D、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
17、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D ) A、 阳光→虾→小鱼→打鱼
B、兔→草→昆虫 C、昆虫→草→啄木鸟 D、草→昆虫→蛙→蛇
18、DDT是一种不易分解的有机农药,人们并没有到南极大陆去喷洒 DDT,而从来未离开南极的企鹅体内也积累了 DDT,这个实例说明( D )
A、DDT挥发性强 B、考察队员把DDT带到南极
C、从施药地区迁去的动物将DDT带到了南极
D、DDT在生物圈中流动,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9、当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时,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有( C )
A、淡水 B、空气 C、食物 D、以上三项都是
20、沙漠里的某种鼠白天躲在洞里并将洞口封住,夜间才出来活动。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B )
A、鼠类对外界环境刺激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 B、鼠类捕食行为的一种具体方式 C、鼠类白天在为繁殖后代作准备 D、鼠类对沙漠环境的一种适应
21、树木进行蒸腾作用适于陆生,同时将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空气的湿度,调节气候,下列说法中,能够准确说明树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A )
A、树木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B、树木决定环境变化
C、环境影响树木的生长 D、环境质量取决于生物的种类
22、通过科学探究已知: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因此,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如果作出的假设是“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那么变量就应是( B )
A、光 B、湿度 C、温度 D、空气
23、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 )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植物
24、下列那种现象不是描述生物特征的:( ) A、夏季炎热人出汗了
B、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了 C、秋季植物落叶 D、用手触摸含羞草,其展开的叶片合拢
25、在海平面200米以下的水层中,几乎找不到藻类植物,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6、沙漠中除了仙人掌、骆驼刺等植物外,其他的绿色植物很少,主要原因是:( )
A、沙漠中的阳光比其他地方的阳光强烈 B、白天沙漠中的温度比其他地方高
C、沙漠中缺水 D、沙漠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太低
27、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生态系统 B、食物链 C、食物网 D、生物群落
28、下面这些图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所占的比例,在每一个图的最下面一层表示生产者。问哪一个图可以表示下面这个食物链:草→ 蜗牛→ 画眉→ 食雀鹰。( )

29、日本水俣湾鱼体内甲基汞(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含量高达50ppm,比周围水内含量大3000倍,甲基汞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是( )
A、通过饮水 B、通过鳃气体交换 C、通过皮肤吸收 D、通过食物链积累
30、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这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图

31、已知一台显微镜有5X、10X、15X三个目镜,有10 X、45 X两个物镜,则这台显微镜的最低放大倍数和最高放大倍数分别是( )
A 、50倍、225倍 B 、100倍、450倍 C、50倍、675倍 D、 150倍、675倍
3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正确步骤是( )
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③盖好盖玻片 ④把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 ⑤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 、①④⑤②③ D.③①②④⑤
33、切西瓜的时候,会流出许多汁水,它是( )
A、水 B、细胞液 C、液泡 D、细胞核内的物质
34、有一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用一台显微镜,他用的目镜倍数20倍,要使物像放大800倍,要用多少倍的物镜( )
A、4倍 B 、30倍 C、40倍 D、50倍
35、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哪一台?( )
A、目镜:5X 物镜:8X B、目镜:10X 物镜:40X
C、目镜:15X 物镜:10X D、目镜:20X 物镜:45X
36、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核 D、细胞质
37、使用显微镜时,“观察”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被片标本为止。
(2)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
(3)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
(4)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简缓缓上升。
(5)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A、(4)(2)(5)(3)(1) B、(3)(l)(2)(4)(5)
C、(3)(2)(1)(4)(5) D、(4)(3)(2)(5)(1)
38、人类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 )。
A、太阳光 B、植物 C、缺少水分 D、种植过密
39、下图是制作人的口腔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A、③②④⑥①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⑥⑤③①②
D、⑥②③④⑤①

40、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时,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二、非选择题
41、DDT是一种不易被分解、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有机杀虫剂。DDT进入生物体后,就与生物体的脂肪结合,不易排出体外。下列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DDT的含量,请分析回答问题:
名称 海水 生物A 生物B 生物C 生物D 生物E
DDT含量 0.00005 0.5 2 0.04 0.005 75.5
(1)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数量最多的消费者是 。
(3)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DDT最大的生物是 。据下图回答问题:
42、(1)将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用箭头连接起来。
(2)图中的食物链共有 条。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
(3)如果该生态系统被DDT污染,
体内DDT含量最多。
(4)如果狐、猫头鹰和蛇的数量大量减少,
的数量的能增加。
(5)该生态系统中对鼠有直接影响的生物因素是 。
43、1988年和1999年的5-6月,碧塔海内的中甸叶须鱼大批死亡。当时正值杜鹃花盛开,湖沿岸和岛上鲜艳绚丽的杜鹃花与湖内漂浮的泛白鱼尸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形成了“杜鹃醉鱼”的凄美景观。中甸叶须鱼为什么会大量死亡?
相关资料: ①碧塔海位于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是一个地貌景观和自然生态系统都保持着原始状态的高原湖泊。
②最新研究表明:作为碧塔海水源的山溪水和地下水的水温比湖水水温低,不仅起到补给水源的作用,而且有降低湖水水温的作用;中甸叶须鱼为冷水性鱼类,不能适应水温较高的环境。
③据气候资料显示,1988年4月-7月中甸县发生过旱灾,1999年云南省发生过大规模旱灾。当时碧塔海天气干旱、气温高、雨水少,作为碧塔海补给水源的几条小溪大部分干枯,断流。
请分析以上资料,并对造成中甸叶须鱼大量死亡的原因作出推论:(至少写出两条推论)
(1)
(2)
44、连线: 生物适应环境 大树底下好乘凉
蛔虫身被角质层
鲸四肢退化
蛇在冬天冬眠
生物影响环境 南海赤潮一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1.我们常吃的西瓜和西瓜仔分别属于植物体的:( A )
A果实和种子 B茎和种子 C茎和果实 D 种子和果实
2.豆角两侧坚韧的“筋”,橘子辫子上的“丝络”,老丝瓜的“丝瓜瓢”。实际上是:( D )
A胞间连皮 B细胞厚壁 C果皮上的 D果实里的导管和筛管
3.如果一株番茄植物比其它的矮小瘦弱,而且叶片发黄,那么可判定该棵番茄缺少:( B )
A钾肥 B 氮肥 C磷肥 D 硼
4.病毒必须在什么环境中才能有生命活动(C)
A空气 B土壤 C生物的活动胞 D 水
5.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的变化是:( D )
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6.切西瓜和番茄时,流出的汁液是 (B)
A水分 B细胞液 C细胞质 D液泡
7.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几分钟,水便是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说明菠菜细胞被水烫死,细胞内的物质流到水中了。如果把菠菜浸到冷水中,冷水却不会变成菜汤,这是活细胞中的哪中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C )
A 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 细胞质
8.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原生物是:(B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疫苗
9.与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D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 以上都是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C )
A桃树的品种不同 B光照影响了桃花的盛开
C温度影响了桃花的盛开 D山寺空气稀薄,影响了桃树的盛开
11..在一个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D )
A 迅速上升 B 缓慢上升 C 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
12.在根尖的结构中,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了根毛,这部分内部还出现了导管,这是( D )
A根冠 B分生部 C生长区 D成熟区
13.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能量转化器是(B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质
14.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C )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15.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满足所有环境条件后,一些种子仍不能萌发,其原因是( A )
A种子自身条件不具备 B没有适宜的温度 C没有一定的水分 D没有充足的空气
16.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 A )
A提高大气的温度,增加降雨量B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 C多吸收二氧化碳 D提高空气温度
17.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可植物体内水分却是至下而上的,其运输的动力是( D )
A太阳光能 B渗透作用 C植物体内产生的能量 D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18.人们在河岸、山坡、沙地上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B )
A美化环境 B保持水土 C放牧畜生 D获取柴草或树木
19.玉米开花季节,遇到下列哪种天气时,最容易造成减产?( A )
A连绵阴雨,气温较低 B气温较低,雨水较少 C晴空万里,微风吹 D秋季多风
20.冬季河水中看不到水绵,而春暖后就可以见到水绵团漂浮在水面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A水绵光合作用旺盛 B河水温度的升高
C水绵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 D春季呼吸作用加强,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21.一粒种子能够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从种子结构分析,主要是由于种子内有( C )
A种皮保护着种子 B子叶或胚乳中储存着营养物质
C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 D胚根发育后深入土中
22.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原因是( C )
A减少水分的散失 B防止营养流失 C减少幼根根毛的损失 D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
23.把蒲公英等植物的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回渗出白色的液汁,这些液汁是从( A )流出来的。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表皮
24.盐碱地种植作物,生长不好的主要原因是( D )
A土壤缺肥 B土壤溶液浓度小
C盐碱地中缺氧 D土壤溶液浓度大
25.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桃花乙去掉雄蕊,桃花丙不做处理。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 D )
A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能结果 B 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C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能结果 D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 共10分)
26.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以 细胞 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物体的 结构
和 功能 的基础单位。
27.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 体积 增大,而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 数目 增多。细胞的分化又是伴随着 细胞的生长 而进行的。
28.蒸腾的作用是指植物体的 水分 以 气体 状态,从 叶中 散发到 大气中 的过程。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共5分)
29. 所有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结构都是相同的。(Ⅹ)
30.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载物台倾斜的原因是便于对光。( Ⅹ )
31.草履虫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所以草履虫不能完成消化、排泄等复杂的功能。( Ⅹ )
32.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需水量也不同。( √ )
33.烘烤种子实验中,出现在试管壁上的小水珠来自于干燥的种子。( √ )

五.探究实验:本题共15分
34、下面是一组同学在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以下是他们的操作过程。
先在盒子里铺上一层纸,纸是一边干一边湿的。把10只鼠妇放到了盒子的左边。然后盖上玻璃板,再在玻璃板的一边盖上书来遮光。静置两分钟后开始统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⑴、 请找出他们实验操作中的错误,说明原因 :(2分)
答:干湿条件控制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无关,干湿条件的附加会影响本实验的科学性。

⑵、 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只用一只鼠妇行吗?(2分)
答: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增加实验的可靠性,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

⑶、 为什么要设置一边光一边暗的环境?(2分)
答:因为“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强度,光与暗是亮度差异的对照组,

35、如图是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的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每空1分)
(1)图中1号种子不能够萌发的原因是 缺水 ;
图中3号不能够萌发的原因是 缺空气 ;图中5号种子不能够

萌发的原因是 温度不适 。

(2)图中2号种子萌发的原因是 满足了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以上实验说明种子要萌发,除了满足种子自身条件
胚有活力,营养丰富 之外,还要满足 水份 、 空气 、 适宜的温度 等外界条件。

(4)如果2号种子也没有萌发,请推测可能有哪些原因? 可能胚不是活的 。(2分)

六.简答分析题:(20分)
36、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洛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 生物 因素和 非生物 因素。前者包括 动物和植物 ,后者包括 阳光、空气、水、土壤、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等 。(每空2分)
(2)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说明生物必须 依赖适合的环境 而生存。(2分)
(3)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关系,请写出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用箭头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5分)
草→蟋蟀→蜈蚣 。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分析。(5分)
答:海洋蒸发、地表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使天空形成积雨云,从而产生降雨,一部分雨水渗入土中补充了地下水,而另一部分雨水则回归江河湖泊和海洋,形成生物圈周而复始的水循环。唐朝大诗人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的著名诗句虽然对大自然的描写很有气势,但尚有不足。我认为奔流到海的黄河之水会因海洋蒸发而复回到黄河。因此“不复回”一词的描述欠科学,未能正确表达生物圈的水循环,确有修改余地。
选我的吧! 绝对对你有帮助,全是知识要点。

可以看补充习题


你是否需要了解?

要会考了,求初中人教版 地理 生物 复习题 越多越好
答: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

初一生物
答:(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桑】,蚕与桑之间的生物关系是【捕食】(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3)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桔秆、杂草、树叶等产生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细菌】(4)蚕、鱼在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循环】(5)该生态系...

求初一生物期末复习题
答:十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意义及相关的验证实验。十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对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影响

初一下生物复习资料
答:据测定,每公顷森林和公园绿地,每天可分别吸收固定1050和900公斤CO2(绿色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放出CO2,但白天光合固定的比呼吸放出的要多20倍以上)。地球全部植物每年净生产干有机物约为1500-2000亿吨,这是全球人类和异养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现在地球空气中CO2的浓度为0.036%多,而100年前为0.028%,但今后浓度加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复习题
答:C.①②⑤④ D.②⑤④⑥ 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化道都具有消化功能 B.糖类都可以直接吸收 C.消化和吸收都在小肠 D.胰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人体在吸气时()A.膈肌舒张,胸廓缩小 B.膈肌收缩,胸廓扩大 C.肋间肌舒张,肺容积扩大 D.肋间肌收缩,肺容积缩小 关...

初一期中复习题
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

初一上册生物复习题
答:初一生物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命题人:蟠龙二中中学 张永明)评价等级 优良 达标 待达标评价选项 一、单选题 ( 48分)1、在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静止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A.红细胞 B.血清 C.血小板 D.血浆2、王俊同学发烧了,到医院检查身体。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升高,...

初一下册期中生物复习题 ~急!!!
答: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下学期总复习题(二)(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姓名___ 班级 一、填空题(33个空)1、 、 、 排出体外叫做 ;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 。2、泌尿系统由 、 、 、 等器官组成,形成尿的器官是 。3、每个肾...

人教版初一上册生物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答:人教版初一上册生物期末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入以下表格内。1.下面所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项是( )①草 ②家鸽 ③珊瑚 ④钟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龙化石 ⑦蘑菇 A. ①②⑤⑦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⑥ D. ②⑤⑥...

初一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答: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1、 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2) 人类的进化过程: 树上生活 下地生活 森林古猿 直立行走 早期人类 东非人 现代人类 2、人的生殖 A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男性主要生殖器官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