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册第一课“燕子”的课文内容

作者&投稿:龚琴 2024-06-30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一课语文第一课燕子的课文大意

《燕子》的课文大意: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拓展资料:
1.课文原文: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2.课文详解:
【详解第一段】描写样子的外形:羽毛、翅膀、尾巴,总写燕子的活波可爱。
【详解第二段】课文富有浓厚的春天的信息,而表现春天气息的方式有很多,这篇课文的景物有静态与动态两种形式,无论是课文中的动物还是植物,都富有春天的颜色,而且各种色彩的配合,是静态的一幅春景图。一句”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打破了这幅静态的春景图,有了”细雨、微风、燕子“的到来,画面开始活动起来。我们一起想想,在这幅春景图中,以”黄色、绿色、青色“为主色调,以”各色鲜花“为辅助色彩,用燕子的”乌黑光亮”色焕活春的色彩。足见,作者是绘画高手,以暖色调绘图,以黑色(本色)点亮画面,如此,第二段的画面感开始鲜明起来。
【详解第三段】则是春景图中的主体,即“燕子”。课文的题目是燕子,自然重点也是燕子,第一段将燕子“轻快、活泼、机灵”的特点陈述出来。毋庸置疑,课文的后几段一定是围绕燕子的这几个特点来写,关键在于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详解第四段】与第三段正在飞行的燕子形成对比,这是“几对燕子飞倦了”,与刚才“斜飞、横掠”的燕子状态不一样,是“倦”,以静为主。所以,春景图的主体——燕子,是两种状态,有动(第三段)有静(第四段)。倦怠的燕子,停在电线上,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强调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这里,作者将“飞倦的燕子”定格,以“蓝蓝的天空”为背景。我们可以想象,黑色的五线谱和音符,在蓝色的背景下演唱春天的赞歌,不论是色彩(视觉)还是声音(听觉),都春意尽出。

这个网站有人教版1册~12册的所有教案~~
举个例子吧~~
1:
1 燕子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中飞掠和憩息的优美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

这篇课文描写细致生动,感情充沛激越。选编这篇课文,除继续体现“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提高阅读能力的训练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从作者对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写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难点是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本课在这方面体现得比较突出,比如写燕子的外形,主要写它最具特征的羽毛、翅膀和尾巴;写羽毛,主要写颜色和光泽(乌黑发亮);写翅膀,主要写姿态(俊俏轻快);写尾巴,只是抓住它最具特色的形态(剪刀似的)。写飞行,用“斜着身子”、“掠”;写矫健,用“一转眼”表现迅疾,用“横掠”、“沾”突出敏捷;写憩息,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把它比喻为五线谱上的音符,真是贴切而又传神。正因为作者抓住了特点,才把小燕子写得栩栩如生。这都是与作者善于观察分不开的。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准备一张飞翔着的燕子的挂图或投影片,并准备第一段、第三段有关内容的幻灯片各一张。

2教学导入。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日观察所得的印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按预习提示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燕子是什么样子的,它飞行时有什么特点。默读后回答。教师可出示幻灯片,帮助学生掌握要点:

小燕子的特点

羽毛—乌黑光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活泼机灵

第二个问题,学生回答可能不得要领,教师可启发学生找出描写燕子飞行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归纳它的特点,然后出示幻灯片:

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天空中)斜着身子、掠过、唧唧

(稻田—柳下)一转眼

(湖面)横掠、沾

> 矫健敏捷

课文重点段落是写燕子飞行和憩息的两段文字,如果说第一段写燕子外形部分是一个精彩的开头,那么第二、三段就是一幅生动的动态的“燕子春景图”,可以引导学生看插图,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和为春天增添了乐趣。看图可依照课文描绘的顺序,先看自然背景,再看燕子的活动。

课文中有些写得很精彩的句子,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如:“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一句,把春天花开草长,万木齐发的景象比喻为“赶集似的聚拢来”,充满热闹欢快气氛。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农村赶集的盛况:人们从四面八方拥向集市,摩肩擦踵,熙熙嚷嚷,一派热闹景象……,使学生较深切地体会到这一比喻的好处。有的句子很讲究炼字,如“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了开去”,一个“掠”字,写出了燕子飞过水面时,飞得很低,距水面很近,简直就是从水面上拂了过去;随即又一个“沾”字,写出了燕子身体并没有触着水面,只是尾尖偶尔挨了一下水面,足见燕子的轻捷灵巧了。量词的选用也很讲究。如“蓝蓝的天空,电线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如用“几条”、“几根”,太实,显不出电线的细、蓝天的旷亮;而用“几痕”,则真切地表现了细的电线在空中的隐约可见,似有似无,这与落在它上面的音符似的燕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

有感情地朗读是一个训练重点,教师要抓住对小燕子的喜爱、赞美的感情基调进行朗读指导。可采用教师范读、放录音等方法进行示范。要让学生多练习。不必过多讲解朗诵的技巧。

3课外可让学生写一篇描写春天景色的短文。可引导学生在课文第二段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增补和细化:该段写了春天的细雨、微风、花、草,还可以写小河、池塘、天空、田野等,启发学生抓住特点进行描述:如写细雨,其形态是什么(如“星星点点”、“牛毛”、“洒落”等);人们的感觉有哪些(如“湿润”、“清凉”、“泥土气息”等);写田野、麦苗、树木,可写闪光的绿叶,枝头的鸟鸣,随风摆动的枝条等。

四、参考资料

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生于浙江省永嘉县,原籍福建长乐县。1919年参加“五四”学生运动,与瞿秋白创办《新社会》杂志。1921年同茅盾、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主编《小说月报》。1931年任燕京大学教授。抗战时期留居上海,与许广平等刊行《鲁迅全集》。抗战胜利后创办《民立》周刊。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10月17日出国访问途中,不幸因飞机失事遇难。他的著作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文集》等。

燕子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是益鸟。在我国,春天飞到北方,秋到南方。


28课:
28 小音乐家扬科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根据波兰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音乐迷扬科》的主要内容改写的,作品反映的是波兰十九世纪的农村生活。当时的波兰农村在封建地主的统治下,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课文记叙了一个酷爱音乐的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被毒打含恨死去。扬科的遭遇正是那个社会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和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从扬科的悲惨遭遇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憎恨剥削制度,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二是对课文中一些描写生动,感情色彩强烈,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清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体现扬科热爱音乐的;难点是理解造成扬科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瘦弱、寄居、木杈、笛子、仆人、恐惧、凄惨、惩办、监狱、樱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故事中受到爱憎分明的情感教育,认识黑暗社会的罪恶本质,激起对恶势力的憎恶之情。

4.体会文中一些描写生动,感情色彩强烈,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教学建议

1.教学开始,可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叙述的顺序。

2.仔细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和他杰出的音乐才能的。让学生把有关的词、句、段找出来再读一读。

3—6自然段集中描写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学生在读了这几段后,可启发学生讨论,“大伙为什么称扬科为小音乐家?”的问题。扬科对小提琴特别喜欢,他觉得小提琴的声音非常美妙,“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可见他对音乐、对小提琴爱到什么程度。扬科透过开着的门,望着挂在墙上的小提琴,本不敢走进那门口,“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这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就是对音乐的热爱。

3.在学生领会课文内容后,组织讨论“从扬科的悲惨命运中体会到了什么?”

讨论开始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应将同学们的体会予以概括、总结,使学生认识到:扬科的悲惨命运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因而是一种社会的悲剧;激发学生憎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社会和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课文中有一些描写生动、感情表达强烈的句子。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要注意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仔细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如:“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他望了很久很久,他怕,他不敢动,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这些句子充分表达了扬科要得到一把小提琴的强烈欲望。再如:“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以拟人手法使白桦树人格化。白桦树在“号叫”,它为扬科的惨死而哀鸣,它怒斥、它诅咒那惨无人道的黑暗社会。这里寄托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这些语句可以引导学生抄下来。

5.这篇课文感情色彩比较浓,朗读时一定要认真体会作品反映的细腻情感。3—6自然段应怀着赞许之情,读得比较轻松。接下来三个自然段写扬科想得到小提琴的心愿,要带着一种渴望、企盼之情去读。扬科进入食具间前后及被带到小木棚后,他一直处于惊恐状态,朗读时要充满同情。

四、参考资料

显克微支(1846—1916)波兰作家。早期作品描写波兰农民的痛苦生活。1876年旅美,回国后写了政论《旅美书简》和短篇小说《为了面包》、《奥尔索》等,揭露美国资产阶级的虚伪民主和波兰移民的悲惨处境。1883年起陆续发表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洛窦耶夫斯基先生》,反映了十七世纪波兰人民反对异族侵略的斗争。1896年写的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使他获诺贝尔文学奖(1905年)。《十字军骑士》(1900年)是显克微支的代表作,也是波兰历史上享有盛誉的长篇历史小说。显克微支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作家,他的文学语言丰富优美,被称为波兰语言大师。



OK否?
举的里例子是1课<燕子>和28课<小音乐家扬科>
是否OK?

参考资料:

首先要懂得燕子的基本资料,
然后看懂图,
接着讲课文,
最后分段,
再讲生字和课后题.

第一课是草原,不是燕子


你是否需要了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三篇
答:一、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 二、 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

请问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语文五年级和六年级有哪些课文啊?_百度...
答:· 少年闰土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一面 · 有的人 · 老人与海鸥 · 跑进家来的松鼠

通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答:①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6:2/9=(1/6×18):(2/9×18)=3:4 ②前后项先化成整数,再化简:0.75:2=(0.75×100):(2×100)=75:200=3:8 ③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计算:1/6÷2/9=1/6×2/9=3/4 (7)小结: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分数的,就把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案
答:1、教材简析《小小的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第10课,本课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儿童诗歌, 本文内容包括一幅图、三句话,诗句优美,富于想象,充满童趣。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晴朗的夜空,一个小朋友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观赏夜空的美丽景象。教学这 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本封面有象鼻山的是哪一册
答: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的封面有象鼻山,大概是2002或2003年版本的语文课本了。图片见附图。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第11册数学第42页第11、12、13...
答:11:设每车运走X,列方程为4X=2/5 X=1/10 设需X车运走剩下的,列方程为 1/10 X=(1-2/5)求出X=6车 12:1、设大齿轮为X个,则1/5 X=28 X=140个 2、设小齿轮每分钟转X周,则(1-4/5)X=80 X=400 13:39X/40=1804 求出X=1850 14:(1-1/46)X=9000 ...

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说课稿
答:“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课时。一、说教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三篇)
答:“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多样化”的原则意见,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基本精神以及省教委关于《江苏省推行素质教育、调整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意见》,我们编写了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十一册,供实施义务教育的全日制小学六年级...

2005年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书每一篇的课文名字
答: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 语文 第二册 识字学词学句(一 )识字学词学句(一)识字学词学句(一)识字学词学句(一)识字学词学句(一)复习一 1课文草 2 春晓 3 古朗月行 4 登鹳雀楼 5 寻隐者不遇 复习二 6 春风吹 7 我爱祖国 8 王二小 9 我选我 复习三 10 人有两件宝 11 ...

找一篇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内容
答:大家好:我今天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11册第4单元的内容《圆的认识》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以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圆形物体,在低年级也已经初步认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