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特点

作者&投稿:邗彩 2024-07-02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特点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特点,学龄前儿童就要面临进入学校,此时的他们在性格和心理上都有着较大的变化,那么你知道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特点有哪些吗, 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特点1

一、运动发展

大运动技能反映儿童的平衡、协调能力。3~4岁儿童可双脚交替上楼梯,从较高处跳下,并足跳远,单足跳;4~5岁儿童可交替着单足下楼梯,脚尖站立。5岁时可荡秋千,多数儿童能学习其他复杂的大运动技能,如轮滑、骑两轮车、跳舞等。

学龄前儿童高级的视觉运动发育促进精细运动发展。儿童3岁时能模仿画圆形和“十”形状,会用剪刀,可搭10层积木;4岁儿童可模仿画方形,能画出人的至少3个部位;5岁儿童会临摹写自己的名字,画开放的方形和闭合的圆形。

二、心理发展

1、知觉发展

学龄前儿童形状知觉、空间方位发展很快;时间知觉发展较晚,4岁后儿童有正确的时间概念,5~6岁儿童逐渐掌握时序、季节和相对时间概念。

2、言语、语言发展

3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仍有部分辅音发音不太清晰,但已完全可听懂语音。4岁儿童的部分翘舌音发音已很清晰,如sh、zh、ch、z、c等。学龄前儿童理解与思维能力较好,语言发展尚未成熟,表达能力有限,出现不流利现象可间断出现或持续数月,男童较多,一般无需矫治。“提问题”是学龄前儿童语言的一个标志性特点,体现儿童思维的发展。4~5岁儿童语言表达内容较丰富,可描述自己参与活动的细节;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逐渐掌握正确的语法,如主谓宾的正确顺序。自言自语是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常见的语言现象。

3、思维

4~7岁儿童对物体的感受主要依赖其外在的特征,属前运算阶段的直觉思维时期。儿童逐渐去“自我中心”,开始从他人的角度思考。5~6岁儿童可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和推理。

4、想象

幻想或假想是儿童想象的主要形式,特点是夸张,将幻想或假想与现实混淆,常被成人误认为是在说谎。

5、注意

无意注意占优势。5岁左右始能独立控制自己的注意,5~7岁儿童集中注意的时间平均约15分钟。5岁后能够注意事物的内部状况、因果关系等。

6、记忆

3~4岁儿童逐渐发展有意的记忆,无意记忆以无意的形象记忆为主。5岁儿童记忆的能力已与成人相似。

三、学习能力发展

学龄前儿童学业技能的获得与语言、记忆和注意有关,包括阅读、书写和计算,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关键。

四、情绪发展

学龄前期儿童情绪仍主要为行为冲动,自主性的迅速发展使3~4岁儿童喜欢简单地说“不”,违抗成人的要求。随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儿童能在成人的要求下可做一些非自愿、不感兴趣的事情。自我控制和独立感发展,使儿童能参与同伴的活动,建立友爱的伙伴关系。

五、社会性发展

3~5岁儿童始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自我满足、自尊、自信等性格特征,能自我评价。随年龄增长利他性的发展,是儿童发展友谊关系的基础,属于前社会行为。3~4岁儿童感到不安或受到挫折时喜欢扔东西或用拳头打人,攻击的方式以躯体性攻击为主。随儿童沟通能力以及参与活动计划、组织能力增强,攻击性逐渐减少。4~5岁儿童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性别的概念,在完全认同性别概念之前就有行为上的性别倾向。

六、道德发展

儿童最初只从具体到一般进行道德判断,多以自我为中心;随年龄增长儿童逐渐学习注意别人的礼仪、愿望与要求。学前儿童的道德价值受外界支配,主要来自事物的外部特征或权威。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特点2

1、 渴望独立参加社会活动的心理需要,和学龄前期儿童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水平不足之间产生了矛盾。

通过帮助、教育在不断提高社会活动水平的过程中,即可促进他们心理向新水平发展,心理的发展又使他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是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突出规律。

2、 开始运用逻辑思维。

随着心理过程的不断发展,学龄前期儿童即可具有最初的对事物的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这使他们在游戏等湖动中,初步学着运用逻辑思维。比如,观察4周岁左右的'儿童在“过家家”游戏中可能有:菜必须切碎,否则煮不熟,煮不熟吃了就会肚子疼,就得到医院打针等一系列简单的合乎逻辑的思维活动。不过,在此时期由于知识少、经验不足,还不能经常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因此,心理的稳定性还较差。

3、 学龄前期的个性特征已开始形成。

儿童的个性倾向在幼儿期萌芽,在学龄前期就可形成较为明显的个性倾向。

在儿童的心理护理上还应注意顺其自然,要和儿童教育、儿童保健紧密地结合起来。护理得当,可使儿童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特点3

1、开始对参加社会活动有很大的兴趣,尤其是劳动和学习活动的需要。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一般都表现为极度地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求是因为当宝宝的年纪到了一定的时间,对所做的课外运动有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表明着儿童心理的不断成长。

2、对于抽象性和随意性,心理产过程又明显的表露,但只是刚刚发展。孩子们没有办法给食物定下抽象的意义,只能够用比较公用性的词语进行简单的表述。比如:花的颜色是好看的,吃的水果味道很好,椅子是可以用来坐的等等。

在很大程度上,学龄前的小孩还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支配,会非常容易让周围新鲜的事物吸引住眼球。正常来说,从幼稚园开始,儿童的何种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和稳定性都会不断地增长,家长们一定要懂得观察。

3、从这时期起开始形成最初的性格。小孩在学前期间,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下,行为举止开始会自觉地发展起来,能够让判断自己所做的是不是正确的,渐渐地就会形成儿童的一种个性倾向,每个孩子的主观判断不同,那么所做出的举动也是相反的。家长们应该根据儿童最初的性格倾向,培养出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健康的道德行为。




你是否需要了解?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答: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个体性格的最明显特征之一,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幼儿都有此共性。2、喜欢交往。儿童进入学龄幼儿期后,在行为方面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喜欢和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交往。3、好奇好问。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表现在积极探索和好奇好问。好问是幼儿好奇心的一种...

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答: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是什么2 3-4岁儿童生活范围扩大,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4~5岁儿童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自己组织游戏;5~6岁儿童好问、好学,抽象能力明显萌发,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3~4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答: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还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改变。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3岁前,幼儿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但是,这些特征是非常...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识别
答: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识别如下:1、情绪表现 如:烦躁、易生气、易怒、爱哭、兴趣减少或变幻不定、情绪低落等。2、行为表现 如:不合群、沉默寡言、自我中心、注意力不集中或过分活跃、破坏、敌对、撒谎等。3、生理表现 如:厌食或贪食、入睡困难、早醒、尿频、尿床、头部腹部疼痛...

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答: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1 1、渴望独立参加社会活动的心理需要,和学龄前期儿童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水平不足之间产生了矛盾。通过帮助、教育在不断提高社会活动水平的过程中 即可促进他们心理向新水平发展,心理的发展又使他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是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突出规律。2、开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性格的年龄特点有哪些
答:1、 行为受情绪支配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对3~4岁的幼儿作用更大.他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样受理智支配.3岁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多方面.例如,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常常为了一件小事哭个不停.不喜欢大灰狼等动物,就把图书上有关狼给破坏掉;喜欢...

简述儿童早期身心发展的特点
答:简述儿童早期身心发展的特点1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特点 1、学龄前儿童指的是3—7岁的儿童。此期儿童大脑的重量继续增加,到6—7岁时脑重量达1280克,基本接近成人。神经纤维继续增长,分枝加多,长度加长,能更有利于神经联系。到6岁,神经髓鞘基本上发育完成,神经传导也就更加迅速、准确。2、大脑各...

学龄前儿童的共同特点
答:这是幼儿性格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千万不要错过0-3岁早期开发的机会易受外界情景或他人的影响而情绪激动。行为变化,或者因为自己主观情绪或兴趣的左右而行为冲动。幼儿心理与行为受外界刺激和自身主观情绪的支配性很大,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幼儿又具有坦率、诚实的性格特征。他们的情绪、思想比较外露,...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答:又由于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大,与周围人们频繁的交往,从事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受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龄前教育,使得他们开始逐渐形成对客观世界较为稳定的态度和倾向性以及一定的行为方式,这是最初个性形成的标志。幼儿心理是朝着进一步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的。

学龄前幼儿容易有的心理问题,常见的有什么?
答:学龄前儿童在性格上相对突出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提问题、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针对儿童的特点,家长应正确引导,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学龄前会出现很多情况,比如从年龄小往年龄大来说,乱投东西,爬出小床,吮手指,恐惧行为,不肯洗澡,不...